财政部近期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应用指南》),旨在便于各有关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内容,增强《基本准则》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业内专家表示,《应用指南》是对《基本准则》的有益补充,不仅回应企业对可持续信息“如何披露”的技术需求,同时兼顾不同规模企业对可持续披露的适应性,体现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稳中求进,逐步迈向成熟和完善。
提供操作性指引
2024年11月20日,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基本准则》,拉开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该体系主要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组成。其中,应用指南包括准则应用指南和行业应用指南两类。
“《应用指南》的定位是准则应用指南,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对《基本准则》进行解释和细化,以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操作性规定,如明确‘价值链’范围、‘重要性评估’流程评估、‘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定义等。”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与鉴证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认为,这是其针对性的体现。
必要性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避免企业因对《基本准则》理解偏差而影响可持续披露质量,二是加强各利益相关方对披露信息的信任度。
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包婕看来,《应用指南》在与国际准则保持趋同并体现中国特色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为企业实施《基本准则》提供更为具体化的技术指引,将助其精准把握可持续披露要点,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合规性。
“《应用指南》与《基本准则》相互衔接,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系统性地开展可持续披露相关工作,并逐步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标准化披露体系,提升信息可比性与决策有用性。”她说。
包婕进一步分析道,《应用指南》的正式出台实施将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契机。其对企业在可持续风险和机遇信息以及可持续影响信息方面的评估与管理模式作出引导,从而推动企业从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向综合考量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以及财务因素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此外,《应用指南》将推动企业开展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从而有机会吸引更多可持续投资并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对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评估和管理,企业能够洞察未来发展的潜在挑战,如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合规压力等,提前布局韧性建设,优化自身发展战略。
构建完整逻辑链
《应用指南》由9个问题组成,分别是价值链、报告主体、信息的关联、可持续信息的基本使用者、重要性评估、相称性原则、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模式对可持续风险的韧性以及可持续影响信息披露。
“这一划分构建从披露边界到实质内容的完整逻辑链,既覆盖可持续披露全流程的关键节点,也为企业提供从合规到长期价值创造的进阶路径。”刘国华说。
包婕表示,《应用指南》的架构与《基本准则》一一对应,前四章主要是对重要概念的说明和界定,后五章则重点对核心内容的原则、流程、方法进行解释。
据了解,核心内容方面,重要性评估是对企业识别、评估和披露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的核心流程进行明确,并围绕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重要性评估,提供以信息为起点的可选方法。
对此,刘国华认为,该部分涵盖评估“企业可持续风险和机遇信息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影响信息的重要性”的步骤,既呼应国际主流准则的发展趋势,又充分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
“《应用指南》从建立议题清单、评估财务影响程度及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影响重要性到输出报告,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操作路径。同时,强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特别是要求企业结合行业特性设定量化阈值;引入动态评估机制,要求每个报告期重新评估其重要性判断,确保披露内容与经营实际持续相关。”刘国华补充道。
相称性原则是对《基本准则》为降低企业编报负担而遵循的重要原则进行说明,对“报告日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与企业技能、能力和资源相称的方法”等进行解释。
“对相称性原则的合理应用将降低企业的披露成本。”刘国华说。
“《应用指南》还对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模式对可持续风险的韧性作出定义和解释,并对开展情景分析的流程进行指导,包括定义情景、确定关键假设、选择输入值或者参数、设定时间范围、评估韧性五个步骤。”包婕表示,对于不具备开展情景分析能力的企业,也明确可采用其他方法开展可持续风险相关的韧性评估。
进一步推动实施
“《应用指南》正式出台实施后,短期内,企业可能面临可持续管理要求升级、数据统计的新增压力,但从中长期看,优化披露将推动企业将可持续风险与机遇纳入战略决策,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刘国华说。
他建议,企业可分三步推进其落地实施,一是对标《基本准则》和《应用指南》开展差距分析,重点排查企业自身可持续管理缺口;二是建立可持续、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机制,将披露要求嵌入现有管理流程;三是考虑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
在包婕看来,《应用指南》具有较强实操性,未来期待推出标杆企业的典型案例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业可持续披露提供指导和参考。
“企业应在《应用指南》正式出台后,尽早学习和理解其中具体内容,推动开展价值链、重要性评估、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的财务影响分析等工作,逐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日常运营发展,为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落地奠定良好基础。”她说。
此外,包婕表示,基于“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的发展蓝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加强能力建设,而且需要其他相关主体包括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机构等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来源: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