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新闻 | 中财大绿金院专家受邀出席云南省九湖治理区域零碳园区建设专家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5-04-25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云南大学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RSS)澄江课题组召开云南省九湖治理区域零碳园区建设专家论证会,深入探讨云南九湖治理区域零碳园区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健康生活目的地与云南生态民宿旅居深度体验模式、以及云南生态治理区县域治理转型与绿色金融支持方案。云南省委组织部、昆明市发改委、云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RSS)澄江课题组负责人刘建娥主持论证会。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课题组组长任国征等专家受邀出席本次专家论证会。

会议论证环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零碳园区不仅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落实延伸,更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助力高原绿色发展的关键制度抓手。当前,云南省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路径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特别是在碳汇交易机制探索方面已开展初步实践。与会专家表示,碳汇应与民生产业有机结合,通过“碳汇+农业”、“碳汇+康养”等模式,构建可持续的绿色产业链。当前,省级层面对碳汇交易持较为审慎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碳汇交易本身具有周期相对较长、潜在风险系数较高以及涉及领域较为宽泛等特点,在此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对避免资源流失等考量,在碳汇交易的推进较为谨慎。为此,与会专家们表示,未来可推动加大碳汇交易力度,通过碳汇制度普及与宣传工作,增强地方政府与公众对碳汇机制的理解与信任,为创新试点提供政策缓冲和制度保障。

任国征在专家论证环节发言时建议,云南省九湖治理区域零碳园区建设充分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零碳”和“健康”成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诸多实践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他强调,金融作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对实体经济发挥着巨大的扶持作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养老产业、体育产业、绿色交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其中多项政策与零碳园区和绿色发展紧密相关,需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他同时表示,也可借鉴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地出台的零碳园区发展政策,以及部分零碳园区的建设经验,都值得作以梳理借鉴,为云南省九湖治理区域的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据悉,“零碳园区”概念的提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的时代性应用和创新性拓展。作为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九湖治理”的核心区域,云南省玉溪所属澄江市积极整合现有资源,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紧抓抚仙湖流域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契机,将零碳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优势。其中,当地通过推动绿色债券、碳金融产品与园区建设深度耦合,构建“社会建设+产业转型+生态治理”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涵盖了“惠民康养型”、“商务康旅型”、“休闲康旅型”和“零碳农业园区”四大类型,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共进,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