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4年重点课题研究优秀课题报告评选结果。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大绿金院”)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共同合作的课题《投融资碳核算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及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分析研究》获得优秀课题报告。中财大绿金院ESG中心联合主任杨晨辉、量化与数据中心主任牟毅,以及研究员刘启伦及张宜静参与获奖课题的研究和报告撰写。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4年共立项181个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经过3个月研究,通过学术不端检测要求,经学术、监管和行业专家独立、客观、公正评审程序,最终由专家评选出43篇优秀课题报告。
获奖报告《投融资碳核算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及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点,分析了投融资碳核算的政策背景、作用及国内外标准差异。报告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视角,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效果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引申出了产品创新实践的方案。本研究对企业碳排放绩效与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利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间存在显著关系:无论碳足迹更高的债券还是发行人碳强度更高的债券,都有着更高的一级市场发行利差;同时,对于不同信用评级的债券,投资者对企业的碳排放绩效有不同的敏感度,对综合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则对碳排放绩效更为关注。报告针对碳核算机制在我国的推广与运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为探索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有益创新,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支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财大绿金院院长王遥教授表示,碳核算是金融机构应对气候风险、强化金融行业系统化风险管理的必要工作,课题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点,分析了投融资碳核算的政策背景、作用及国内外标准差异。通过总结分析金融机构实践情况与挑战调查问卷结果,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投融资碳核算标准及机制的建议,为金融市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为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投融资碳核算工具有效识别并管理气候相关风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绿色低碳转型的具有重要作用。
中财大绿金院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持续跟进地方转型、产业转型、金融转型,促进资本市场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中财大绿金院在构建自身ESG、绿色棕色收入、地方绿金等数据库的同时,基于此课题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和数据库,着力推动成熟的碳核算方法和成果在金融系统应用,制定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及其投融资相关业务碳排放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将为学术科研、金融工具构建、金融产品创新等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