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新闻 | 中财大绿金院专家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发布时间:2025-03-30

2025年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年会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亚洲重要平台,将继续推动区域合作与多边主义。年会也将聚焦发展主线,围绕把握大势、促进增长、塑造未来、发掘动力四大方向,涵盖全球治理、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议题,促进务实对话,创造合作机会。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受邀出席,并参加了相关议题讨论。


在3月25日举行的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两份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发布。

王遥教授作为旗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的评审专家,与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晓晨共同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报告专家新闻采访会,并回答了相关记者的提问。

王遥教授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亚洲绿色转型这一重要主题,内容丰富翔实,涵盖了从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到各国的政策、新技术和碳市场等方面的具体信息。报告还引入“绿色增长指数”这一工具,生动地展示了亚洲各经济体的绿色转型进程。

会上,王遥教授回答了记者有关绿色金融在气候转型中作用的提问。王遥教授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在气候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首先,绿色金融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其次,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气候相关风险日益凸显,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增强经济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此外,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和成果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标准的统一和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在3月28日举行的“金融圆桌:转型金融与零碳未来”会议,由IMF原秘书长林建海主持,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主任李扣庆,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丝蕾,老挝央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等国内外专家围绕转型金融的政策和市场发表了观点,王遥教授参与了专题讨论。

王遥教授在发言中表示,目前,中国转型金融已在目录和指引、激励政策、创新工具、公正转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面临“热情较高,行动犹豫”的现象。只有转型金融实践能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以及保障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和收益”,转型金融才能真正有效推进。为此,王遥教授提出四条建议:一是要将经济分析纳入到企业转型计划之中,不仅包括转型投入的测算,还包括企业转型后的经济效益测算,使企业和金融机构认知到转型价值;二是要将转型风险纳入到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模型之中,为转型的风险和收益定价;三是搭建产业供应链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为供应链上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转型提供丰富的融资工具支持;四是企业转型计划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技术的优化和突破,要及时调整转型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融资工具支持。

会议期间,王遥教授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连线采访、北京商报的专访,以及央广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就本次论坛旗舰报告的亮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以及绿色金融支持亚洲国家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等话题发表了观点。

自成立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今年年会以发展为主线,聚焦全球和区域发展的突出挑战,围绕广泛的议题展开讨论,启发思考,探索答案,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