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新闻 | 中财大绿金院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有经济论丛》

发布时间:2022-04-07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编纂的成果《国有经济论丛(2020)——新发展格局与国有企业改革》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第20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的优秀论文,共计33万字。论文主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嘉宾演讲录”收录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等领导专家的15篇论文;第二部分“研讨会文章精选”收录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专家的14篇论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任国征提交的论文《国企民企重组中的“信任”理论解析——以健康企业为例》作为“研讨会文章精选”的首篇论文入选该成果论文集。

undefined

任国征在《国企民企重组中的“信任”理论解析——以健康企业为例》中指出,在产业经济学上,健康产业囊括健康服务、金融服务、物流采购、药品生产、卫生设备生产、养老产业、医疗教育、医疗科研等多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是健康产业的主力军,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对于民营健康企业,其规模较小的特点会使其更易受政策影响,更加亟需金融支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与其他产业相比,民营健康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为突出和迫切。因此,以信任为纽带、以重组为重点搭建国企民企合作平台、成立健康产业联盟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将有效发挥共享资源与联合攻关的作用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成功概率、合理配置资源、协同产业融合,共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与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强调的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任国征在该论文中进一步分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中央深改委会议也曾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健康产业类国企创新树立了明确目标。大型国企具有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处于健康产业链重要环节,既可为企业自身发展增添动能,也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民营企业开拓更明确的创新目标和创新路径,为健康产业供应链自主提升科技水平提供强有力支撑。未来期待更多健康产业类国有企业能够扛起创新大旗,不断提升原创技术在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应提供对民营健康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为我国建立金融机构与国企民企健康产业协同并进的良性运作机制。

“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于2001年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在人民大会堂创办,至今已连续在北京、深圳、长春等地举办了21届,成为国内长期持续聚焦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的知名高端品牌论坛。论坛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邀请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围绕中国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动中国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第20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在北京举办。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白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