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新闻 | 中财大绿金院研究成果荣获 第二届中国遗嘱与遗产继承论坛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2-01-05

近日,第二届中国遗嘱与遗产继承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公布了由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民主与法制》杂志、《中国不动产》杂志和中华遗嘱库联合举办的以“探索与创新:财产继承中的现实与理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获奖论文,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桂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理事长陈凯受邀出席论坛并现场颁奖。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养老金融课题组(案例库)组长任国征撰写的论文《遗嘱信托中的“信任”制度解析》荣获三等奖,并受邀出席颁奖典礼,作为优秀论文获奖代表之一现场领奖。

undefined

获奖论文《遗嘱信托中的“信任”制度解析》中指出,信托作为信任理论的现实表现,既是法律术语,又是金融工具。其中,养老信托和遗嘱信托是养老金融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65 号)对于养老信托进行了重点部署,鼓励信托公司利用信托制度优势,积极开发各类附带养老保障的信托产品,满足居民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以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8〕37号)中也首次对家族信托给予“官方定义”。家族信托和养老地产信托作为养老信托投融资率先部署的行业,将对养老金融模式探索和金融工具设计带来重要意义。

undefined论文进一步指出,养老信托作为重要的养老金融工具,其在海外的发展已经迈入成熟阶段。通过对海外发展养老信托的研究发现,养老信托具有保密性强、法律完善、合理避税等诸多优点,对海外社会发展的财富传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推动国内养老信托发展,论文中建议:一是建议完善《信托法》,针对养老地产信托所有权转移保护以及明确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给予详细的法律规范;二是养老地产信托属于民事信托范畴,在服务信托、家族信托、地产信托等方面,为了更加适应发展趋势,亟需出台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三是针对目前养老信托产品单一的情况,相关机构可以丰富产品种类,为客户提供多种风险等级和对应收益的产品;四是信托机构应提高自身资产配置能力,为客户提供多种资产配置方式,并及时根据客户实际资产情况进行合理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

任国征在论坛中介绍,中财大绿金院养老金融课题组重视养老金融工具的设计和研究,曾经开展过二十种养老金融工具的研究,并在2019年发布十种养老金融工具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了养老信托的金融工具;曾在中财大绿金院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国养老地产信托的现状与建议》(详见2019.6.6) 和《我国养老型家族信托市场的现状及建议》(2019.11.17)等多篇养老信托研究文章。下一步,课题组将大力推进养老金融案例库的建设,旨在为前期的养老金融工具和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汇聚学术合力,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做出贡献。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秦巍、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胡嘉怡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生王潇湘三位养老金融(案例库)成员参与了论文《遗嘱信托中的“信任”制度解析》的构思和撰写。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白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