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苏省法学会、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市域治理法治化高端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视频讲话。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出席论坛并致辞,江苏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副主任、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朱光远主持开幕式,省法学会副会长朱华仁主持主旨演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任国征提交的《我国市域治理的制度解析和路径建构》获得三等奖。该文指出,健康治理和金融治理是我国健康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市域治理的目标和模式极具关联性。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同时,全国各地探索积累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从中提炼出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论,对于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健康城市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卫生改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要强化实践意识,深入研究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和健康金融政策路径效能选择。近期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把包括健康治理在内的社会治理法治化作为五个重点内容之一。所以,要不断提升服务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为更高质量地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国征还受邀担任了论坛点评嘉宾,从健康金融等角度对于发言人的发言作了点评。任国征在点评中表示,市域治理、健康治理和金融治理均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中,市域治理和健康金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当加强学科交叉和学术积累,积极创建市域治理数据库和文件库,并把金融扶持的数据和文件作为市域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搭建金融学界、公共卫生学界和法律界间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和实践推动作用,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思维和实地调查研究方式,不断提升学术服务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为更高质量地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论坛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柏峰教授,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孔德平,徐州中院院长花玉军,淮阴师范学院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教授江雪松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