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际金融公司可持续银行网络(SBN)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在北京共同发起了“绿色金融全球领导力项目”(GFLP,简称“领导力项目”)。该项目的首期活动在北京、湖州和上海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深入研讨和实地考察后,于5月26日圆满结束。
领导力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绿色金融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国际平台。项目首期活动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35个发展中国家的120位代表参会,包括来自央行、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协会的高级官员。此外,来自中国和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如中国银行与保险监管理事会、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气候债券倡议(Climate Bonds Initiative)、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美洲开发银行(IAD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北欧斯安银行(SEB)、摩根士丹利、荷兰APG资产管理公司、标准普尔公司、赫耳墨斯(Hermes)、黑石、蚂蚁金融等)的50多位专家介绍了他们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举措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发展绿色金融迫在眉睫
领导力项目由特邀嘉宾的主旨演讲拉开帷幕。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博士,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主席、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骏博士,英国政府国际气候和能源司司长Peter Betts先生,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席、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央行)前行长Kairat Klimbetov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并一致强调了通过集体行动和分享经验来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污染问题的紧迫性。朱民院长说:“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在金融体系的绿色化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独特的经验,中国监管机构和金融部门很高兴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政策信号和部门协调是成功的关键
关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路线图的讨论指出了一些关于监管政策、绿色定义、意识提升、能力建设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障碍。马骏博士分享了中国克服绿色金融发展障碍的具体做法和G20绿色金融的共识,强调了政府高层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的重要性。他说,“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强调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助推作用是极其重要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对绿色金融进行清晰的定义、对投资项目进行分类、对信息披露提出明确要求等做法也十分关键。”
中国银保监会巡视员叶燕斐分享了中国推广绿色信贷的经验。他说,“中国的经验表明,绿色信贷的不良贷款率比非绿色信贷要低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向绿色项目发放贷款不仅有利于环保,财务上也是安全的”。关于绿色信贷的讨论还涉及到“贷款者责任”,后者经常被看作是能够有效减少银行污染型贷款的法律措施。鉴于贷款者责任立法的复杂性,马骏说:“在起草这样一个法律框架时,对银行的责任范围进行合理定义并明确尽职调查要求十分重要,否则可能导致惜贷。”
环境压力测试已经起步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其报告中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认为这些做法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管理环境风险的能力并绿化其资产组合。中国工商银行和荷兰中央银行(DNB)代表介绍的经验表明,这一倡议正在金融机构中得到践行。工行向参会者展示了它如何对其贷款组合进行环境压力测试,说明了在更严格的环境监管、水压力和碳价上升的假设前提下,对火力发电和其它污染高碳行业的贷款不良率会上升。荷兰中央银行也展示了他们所做的情景分析,说明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公司的财务表现。
绿色债券发行有望增长十倍
气候债券组织首席执行官Sean Kidney告诉参会者,绿色债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飞速发展,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绿债市场的领导者。中国的经验表明,对绿色债券进行清晰的定义、对绿色资产进行分类,制定严格的认证和披露制度,将有助于避免“洗绿”问题,也有利于对债券发行收益进行管理。马骏说:“中国的一个政策创新是,绿色信贷比重较高的银行和持有绿色债券的银行在央行宏观审慎评估框架(MPA)考核中得分较高,持有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银行可以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向中央银行获得优惠借款。”
北欧斯安银行(SEB)可持续金融研究主管Christopher Kaminker告诉与会者,虽然绿色债券发行量目前只占全球债券发行量的1%,但是在一些小的欧洲国家绿债占比已经超过10%。从绿债发行的强劲增长势头看,绿色债券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望增长十倍。
富有潜力的ESG投资趋势
在机构投资方面,资产管理公司有强劲的动力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纳入投资决策。荷兰APG资产管理公司、赫耳墨斯(Hermes)、黑石和华宝基金的专家所提供的案例说明,机构投资者将ESG原则纳入投资决策并不会影响其财务业绩;相反,这样做的结果提高了其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能力,会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并提高航企收益。与会者从研讨中了解到,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南非等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已经要求企业披露ESG信息,譬如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就要求上市公司在2018年内“不披露就解释”,2020年将实行强制披露。
绿色金融是可行的——湖州试点项目的启示
浙江省湖州市是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许多原则和政策在湖州得到了实施。在湖州,绿色信贷比例较高和发行了绿色债券的地方法人机构在央行MPA考核中获得更高得分,当地人民银行中支为这些银行提供低成本的绿色再贷款,地方政府为其绿色项目提供贴息和担保等。
另外,在湖州参观绿色信贷项目的过程中,各国代表见证了湖州当地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如“光伏贷”和“园区贷”。同时,由湖州政府发起的“绿色贷款交易匹配平台”也给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平台使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连接绿色企业借款人和银行贷款产品,从而大幅度减少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搜寻成本和贷款审批处理时间。
绿色金融的在湖州的成功落地增强了许多国家来宾对其可操作性的信心。来自中亚某国央行的一位高级官员对这次湖州之旅作出了高度评价:“湖州之行令人大开眼界,颠覆了我此前对于绿色金融较为粗浅的认识。湖州经验告诉我, 绿色金融虽然面临很多障碍,但它是可行的。”
上海的创新
研讨会的第六天,各国代表来到了上海浦东新区最高的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这里他们与上海陆家嘴绿色金融委员会、新开发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华宝资产管理公司、申能集团和蚂蚁金服的代表进行了交流。新开发银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先生说:“多边发展银行和国际合作论坛可以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而政策的变化和监管机构的行动可以大大加快绿色金融的进程”。他还说,“2016年中国决定把绿色金融提上G20杭州峰会的议程,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行动在推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绿色金融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的金融机构开展了许多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业务主管刘蔚女士阐述了证交所在推进环境信息披露、绿色债券交易、绿色指数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华宝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黄小薏女士向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表示ESG投资的财务表现显著优于传统投资,并可大大降低资产的波动风险。蚂蚁金服的代表也对公司的创新互联网支付技术与现在已具有8亿全球客户的微贷服务做了讲解说明。蚂蚁金服开发出的能够计算个人碳足迹的创新系统,可为消费者绿色金融业务提供基础。
在研讨会即将结束之际,马骏对各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首先,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并向市场和社会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第二,绿色金融委员会、网络、协会在推动政府、金融机构形成绿色金融共识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政府应该配置一些财政和政策资源来促进和调动民间资本;第四,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培养创新能力,在政策设计、产品开发、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能动性。
全球绿色金融领导力项目的未来
在整个活动中,各国与会者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她)们在讨论和参观的各个环节与演讲者进行了深度的互动交流,也对研讨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大大增强了他们对绿色金融的信心,加深了他们对绿色金融的理解,使他们意识到领导力项目是珍贵的能力建设资源。
与会者希望领导力项目为各国提供更多的能力建设服务。“这种知识共享对于推进全球层面的绿色金融至关重要,”一位与会者这样表示。“我非常希望你们将这样的活动推广到我的国家”。来自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等国家的代表要求与领导力项目开展双边合作。
应与会者要求,马骏宣布成立由与会代表牵头的9个工作组,分别探讨绿色项目分类、绿色农业融资、绿色中小企业融资、绿色激励机制和绿色金融科技应用等问题。马骏表示,领导力项目将组织更多的知识交流活动并进一步开发网站(www.gflp.org.cn)、通讯和电子学习产品。他说,“我期待领导力项目成为全球性的知识共享平台,并在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变革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绿色金融
新媒体编辑:曹应盈
网站编辑:郑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