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学术动向
(一)政策介绍
1.生态环境部启动水源地专项第二轮督查
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9月1日组织开展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第二轮督查(以下简称水源地第二轮督查),进一步推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向纵深发展。
水源地第二轮督查将从9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覆盖31个省(区、市),共分4个批次开展。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622人,对2018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个饮用水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问题逐一开展现场核查,客观评估整治方案和进度。重点针对“零进展”问题和进展严重滞后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切实加大整治力度,及时清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
每批次督查开始前,生态环境部组织对所有督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廉洁教育。督查期间,生态环境部将在“一报(中国环境报)、一网(生态环境部网站)、两微(生态环境部微博、微信号)”上每日公开水源地第二轮督查情况。
来源:生态环境部
2.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
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旨在实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2018年9月底前,各省份应完成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单位初步筛查工作,并将排污单位清单上传至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2018年底,按照分类处置原则,完成全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及登记备案工作,确保所有排污单位纳入环境管理范围。
通知指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彻底摸清辖区内排污单位数量;规范核发排污许可证,加大对排污单位的培训力度,指导排污单位在2018年底之前取得排污许可证;做好分类处置工作,加强对需要改正的排污单位的日常监管;强化证后管理,根据行政区域内的排污单位分布情况,制定证后管理计划,尽早开展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督管理工作;推行按证执法,严厉打击无证排污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依法依规公开检查和处罚结果等监管信息,同时加强舆论宣传,鼓励社会公众、媒体等参与监督。
此外,通知还规定了淀粉等六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范围,及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培训宣传、及时报送信息等保障措施。
来源:生态环境部
3.关于开展2017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8年9月11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以期规范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及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行为,提高中介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体系。
通知指出了本次信用评价期限以及评价对象。同时,通知里详细说明信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此次评价将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分别具体实施企业债券年度主承销商及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评价指标将分为信用行为指标、业务能力指标、专家及机构评价指标三个板块,部分评分内容在以往年度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具体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案由中央结算公司和交易商协会通过“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发布。
此外,通知强调发改委将对主承销商和评级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评价结果将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发布,并纳入企业债券中介机构信用档案。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能源行业监测/煤层气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8〕2号),加强能源形势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国家能源局自2015年开始实施《能源行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以下简称《统计调查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国家能源局对《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已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国统制〔2018〕84号),现印发执行。
《统计调查制度》可在国家能源局网站(www.nea.gov.cn)下载。
来源:国家能源局
(二)学术会议
1.绿色金融成果巡展亮相呼和浩特
8月28日,由自治区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主办,中国金融信息网、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内蒙古中心承办的绿色金融成果巡展(呼和浩特站)在呼和浩特市开幕。
本次巡展集中介绍自治区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展出全国及全区绿色金融领域的优秀案例和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及绿色企业,并邀请国内绿色金融专家开展主题为“发展绿色金融 共创亮丽北疆”的研讨会,目的是在全区范围内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
据了解,绿色金融成果巡展自2017年以来,先后在贵阳、深圳、衢州、湖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兰州等地举行展览。本次呼和浩特站巡展将持续到30日。
来源:内蒙古日报
2.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专题研讨会在花都召开
9月4日,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和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承办的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专题研讨会在花都召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法律处处长陈继明表示,全国五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广东最有机会推行碳金融,也是唯一把碳金融在方案中强化下来的试点。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碳金融的完善。
专题介绍环节,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研究规划部总监肖斯锐首先就《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试点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向与会者作了详细解读,并表示建设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试点不仅能更好的服务于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利于丰富和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抵质押工作的法律依据、抵质押融资资金用途、抵质押融资试点范围、抵质押登记认证、抵质押率、自然资产价值评估、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专业的建议。此外,来自控排企业、金融机构的代表也纷纷就碳排放权抵质押和林业碳汇、生态补偿等问题与参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充分交流。
来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3.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
为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升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市场能力,9月5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承办的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出席会议并讲话,并向与会代表赠送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编写的《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培训教材》。
庄国泰要求,要加强对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市场的统一部署。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抓紧完成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任务,各有关电力企业要全面提升参与碳交易能力,共同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还就下阶段加快全国碳市场制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管理,以及强化能力建设等作出部署。
来源: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
4.首届“中国绿色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9月8日,首届“中国绿色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协办。旨在打造集绿色发展战略研讨、绿色产品市场推广、绿色金融投资合作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大会开幕式由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主持,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方莉,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绿色发展理念分享环节由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主持,邀请到宝钢股份能源环保部党委书记魏炜、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江等进行绿色理念分享。
环境商会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十大环境责任上市公司”、“2018中国十大行业环境责任领军企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发布“2018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并对上榜企业进行授牌。
来源:人民网
5.亚洲金融合作协会2018年度主论坛在东京举行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亚金协)2018年度主论坛——东京金融高峰论坛9月10日在东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亚金协与三菱日联银行、瑞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联合举办。
亚金协秘书长杨再平表示,亚金协为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让金融服务亚洲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合作平台。此次论坛日本协办方代表、三菱日联银行副行长吉川英一认为,亚金协的成立恰逢其时,当前在金融领域存在很多超越国界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各国共享信息,共谋对策,此次举办论坛具有重要意义。
亚金协为推动亚洲金融合作常态化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打造互利共赢的亚洲金融合作“朋友圈”。中国人民银行东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冯菊平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支持金融创新、防范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呼吁加强全球金融创新监管合作。
来源:人民日报
6.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将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首次发布
2018年9月12日,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债估值中心”)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卢交所”)就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在卢交所首次发布在沪举行签约仪式,并围绕绿色债券发展召开研讨会。
卢交所首席执行官Robert Scharfe表示,此次绿债指数样本丰富,有大量符合国内和国际标准的债券,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透明度,信息才是连接两个市场最重要的成果。
中央结算公司监事长白伟群指出,这次签约,是中债估值中心继去年发布上海关键收益率SKY之后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于向国际上展示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建设成果。
本次在卢交所发布的三支绿色债券指数分别为“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中债-中国绿色债券精选指数”和“中债-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其中“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中债-中国绿色债券精选指数”是与中节能咨询公司合作编制,为国内首批绿债指数;“中债-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是与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节能咨询公司合作编制,为全球首支气候相关债券指数,于2017年3月荣获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颁发的全球首支非贴标绿债指数证书。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主编:史英哲
责编:苗升林、王梦婷
本期编辑:杨雯茜、祁亦玮
新媒体编辑:曹应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