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新闻 | 中财大绿金院专家受邀出席2019GITEX海湾信息技术展

发布时间:2019-10-27

10月6日至10日,2019GITEX海湾信息技术展在阿联酋迪拜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实验室负责人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受邀参会,于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并参与分论坛讨论。

在GITEX非洲投资论坛上,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以“加快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启示”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向观众介绍了“一带一路”有关投资情况。他表示,2013年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金额达7000亿美元左右,在非洲累计投资金额达1400亿美元左右,是许多非洲国家最大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而这些投资对这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绿色金融可以进一步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可再生能源、公共交通等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

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指出,加快绿色投资既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投资者的义务。地方政府要对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而投资者也要综合权衡非可持续性投资的资产风险,而这有助于进一步加大绿色可持续投资。

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还受邀参加了主题为“电动汽车及其可持续性影响”分论坛,与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创始人安锋、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XOS创始人Dakota Semler、里卡多能源和环境公司中东负责人Akin Adamson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采购和回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中国拥有近2.5亿辆电动摩托车和300万辆电动汽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2017年,中国铅酸电池产量达38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有专家表示,中国每年有1.98亿只、重量超过500万吨的铅蓄电池报废,其中七成以上废铅蓄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而这不仅会污染空气、土壤和水,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对此,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强调,虽然电动汽车充电电池的环境影响是能源可持续供给面临的一大难题,但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更棘手的问题。真正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尽管电动汽车采用了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电池的生产和回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问题也必须尽快解决,而不是把问题留给下一代。

据了解,GITEX海湾信息技术展是中东最大的科技展览会,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企业、20余万名来自各界的嘉宾和观众参加了本次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