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5.27

发布时间:2025-05-27

国内

(一)全国

1.国家能源局同世界能源理事会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深双方合作

2.2025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

(二)地方

1.煤炭占北京市能源消费比重已不足1%

2.长庆油田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


国际

1.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风电装机容量环比增长134% 

2.印度-欧洲绿色氢能走廊在战略港口伙伴关系下初具规模

观点

招商基金研究部经济学家李湛:优化财政投向、加大生育补贴以应对不确定性

优化财政投向:在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应坚定不移地强化国内大循环,这对消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关税摩擦的90天暂缓期内,市场对稳增长和促消费的紧迫性担忧有所缓解。然而,从长期来看,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增强国内大循环的是重要选择。随着逆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发挥国内大循环中流砥柱作用必不可少。在此背景下,为使国内大循环稳定并增强,需优化财政投向。近年来,投资端的财政效应有所减弱,应更多地侧重于消费政策。通过DID模型初步测算发现,2024年四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杠杆系数较高,但部分耐用消费品存在潜在的透支效应。因此,后续应将政策范围扩大至服务消费和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并加强建立提高消费倾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生育、养老、医保、失业等,多措并举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清理现存的消费限制性措施,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加大生育补贴:经过测算,生育补贴的短期杠杆效应较为显著,且其中长期杠杆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因此,需尽快研究并出台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包括中央和地方层面的育儿综合补贴,涵盖孕产、保健医疗配套以及孕幼服务和幼儿教育等一揽子支持制度。为何生育支持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一方面,生育支持能够传导至内需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如呼和浩特、湖北天门和四川攀枝花等地的政策已与当地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综合配套。另一方面,从“投资入人”的角度出发,政策导向已从传统的基建投资转向对人的投资和内需消费,各地也存在地方激励机制。此外,人口因素是许多转移支付的重要依据。与东亚邻国相比,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接近日本,而韩国的生育率更低。韩国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低生育率及高龄社会委员会,并从2006年起每五年发布一次生育社会基本规划。日本则设立了“儿童特别公债”以保障生育支持的财政资金,应对长期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