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4.30

发布时间:2025-04-30

国内

(一)全国

1.国家能源局:2025年3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生物质发电项目9个。

2.国家税务总局:一季度我国绿色发展稳中向好。

(二)地方

1.山西格盟和顺风电项目成功并网。

2.中国能建黑龙江院“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提前“交卷”。


国际

1.印尼明古鲁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

2.远东海缆实力出圈,把握深海经济时代红利!

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张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以“先立后破”思路实现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相兼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我国正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呈现临界点效应带来的潜在的气候灾害越来越多。”

在张鹏看来,中国要在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指导下降低绿色低碳转型摩擦成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之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张鹏进一步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直面两大核心挑战:如何在能源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如何以较低成本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张鹏强调,绿色转型绝非“零和博弈”。

传统产业退出带来的经济摩擦需通过绿色产业扩张对冲,而新质生产力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使得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绿色技术的突破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催生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