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4.28

发布时间:2025-04-28

国内

(一)全国

1.风光装机超过火电!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会公布能源发展现状

2.国家能源局: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

(二)地方

1.安徽省合肥市:到2025年,全市建成20个零碳示范项目

2.浙江中新电力申请多市场联动的碳交易策略分析方法专利,提高碳交易分析准确性


国际

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批准3.56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接入电网

2.罗马尼亚安装2.15吉瓦天然气发电厂的计划不可行

观点

中国建设银行郑浩:擦亮绿色底色 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第一,深化“绿色+”模式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全面发展。持续深化“绿色+”模式,让绿色成为各项业务的底色。大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在实体经济大规模向低碳、零碳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业务的绿色转型发展。深耕绿色重点产业,巩固原有优势,同时补足短板,在零售、普惠等重点领域,针对典型绿色场景,探索开发绿色产品,逐步引导客户资产配置向绿色低碳转型,探索通过特色客群或集群有效带动绿色普惠贷款增长。要抓住“五篇大文章”发展机遇,推进与科技、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其他大文章全面融合发展,加快业务转型,为绿色金融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

第二,做好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创新“两手抓”。发展转型金融,广义上来说与发展绿色金融目标一致,是优化信贷结构的重要方向。目前,人民银行和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转型目录,基本上只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在项目层面识别转型活动的依据,并不能帮助识别转型主体的减碳行动。

第三,完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党委对绿色金融的领导,发挥牵头部门综合优势和试点分行专业优势,衔接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和大文章总体规划目标、责任链条,健全保障机制框架。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支撑作用,聚焦金融机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难点问题,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全面转型发展。要推动形成绿色信贷认定检查、环境风险预警核查、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强化“目标计划、激励约束、考核评价”等支撑要素,更好地支持保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要加快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绿色金融人才,强化考核培训,提升员工绿色环保意识和低碳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