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生态环境部对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公开征求意见
2.《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发布
(二)地方
1.辽西地区首座乡镇级新能源汽车快充站正式投运
2.杭州科林拟募资14.6亿元投建1GW 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
国际
1.意大利西西里岛能源价格暴涨,企业账单比五年前飙升九成
2.德国公布5000亿欧元基金财政草案,其中一部分基金将用于电网和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观点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 潘慧敏: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精准溯源
当前,人民群众的用电要求正在由“用好电”向“用绿电”转变。由于电力具有同质性,除直供电和自发自用等特殊情形外,电力一旦进入电网,从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无法区分不同电力品类,绿证应运而生。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发放的“工资卡”,1个绿证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准确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位置、生产技术类型等信息,每张绿证对应唯一的绿证编码,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精准溯源。
为充分发挥绿证作用,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精准溯源,我们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通过实施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确立了绿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政策明确,绿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为防止出现其他类型证书用于证明绿色电力消费,引起可能的市场混乱,政策明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能再申领电力领域同属性凭证或国外绿证,确保中国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同时,我们建立了以项目建档立卡为基础,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到核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依托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全流程贯通,确保绿证全生命周期追溯流程和追溯结果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此外,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和各绿证交易平台将按要求做好绿证相关信息及时披露,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会同地方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绿证制度实施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