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1.27

发布时间:2024-11-27

国内

(一)全国

1.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能源局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

2.国内首个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项目点火成功

(二)地方

1.湖南能源监管办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新型储能发展

2.三峡集团与甘肃省座谈并签署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协议

国际

1.印尼明古鲁电站年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2.亚洲最大牧光互补项目正式投产

观点

张俊杰:市场化手段可有效促进气候融资

“尽管气候资金议题的谈判面临重重困难,但全球气候行动亟须统一行动,以实现1.5℃的温控目标。”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首席经济学家、杜克大学教授张俊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平性问题是动态变化的问题,而绿色金融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更多的市场化手段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在采访的诸多问题中,对于“从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角度来看,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张俊杰表示: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协同努力。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气候科技产业方面具有优势,无论是产品、服务的国际化,还是对国际矿产和原材料的需求,都需要国际的深度合作。中国提供的气候资金能够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育相关产业需求,有助于中国产业在其他国家的落地。

全球发展中国家气候政策中,中国是最早实施碳定价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尽管碳价不及欧盟,但也有着10美元/吨的价格,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多尚未建立碳价体系。在此情况下,中国希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自己的碳价体系,避免碳泄漏和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