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IIGF年报 | 2023年绿色信贷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22作者:任玉洁、傅奕蕾等

自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信贷市场持续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体系化建设最为完善的领域。2023年,监管部门继续优化绿色信贷政策保障体系,从产业指导目录更新、信贷支持配套政策完善等角度推动绿色信贷市场有序发展。更多银行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发展绿色金融,并积极加入国际原则。截至2023年末我国人民币本外币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本报告主要对2023年绿色信贷发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发展概述


(一)政策进展

1. 《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深化落实

原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下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层面推动绿色金融,并提出组织管理、投融资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2023年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深化《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落实。如《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指引(试行)》《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工作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流程、产品和服务优化。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文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考评机制,从绩效考核、财务资源、信贷额度等方面对绿色金融给予专项支持。


2.《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扩容更新

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3年《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下称《2019版》)有所调整。2023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下称《2023版》)以《2019年版》为基础,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形式的最新变化,与《2019年版》相比,《2023年版》由原有的六大类别拓展为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及绿色服务七大类别,涉及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等领域,以适应国家资源环境状况、产业发展情况的变化,保证支持政策持续集中于对绿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

说明:目前2024年《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下称《2024版》)正式印发。与《2019版》相比,《2024版》有所调整。一方面,目录具体分类有所调整,对绿色行业细分进行了更新,更好厘清产业边界。另一方面增补重点新兴行业,比如对“降碳转型”进行强化;丰富了农业农村相关的绿色领域;注重推动装备技术数字化升级等。同时正式发布的《2024版》,在总体框架结构、以及绝大部分的覆盖范围和产业内涵方面均与《2023版》征求意见稿保持一致,但也有几大重要调整,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新增低碳转型相关内容,具体体现在《2023版》一级分类中的清洁能源产业部分在《2024版》中更名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绿色产业有了更清晰的划分,新增了重点工业行业低碳转型相关产业,对于工业生产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向予以支持。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


202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重要通知,延续了两项绿色金融相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二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在碳减排货币政策方面,除时间延续至2024年末外,还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支持范围,扩大了政策的受益群体,同时深化了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2023第三季度,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增量已突破500亿元,2023全年投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达2313万元。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方面,人民银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2023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增量为1937万元。截至2023年底,人民银行基于碳减排工具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分别累计发放资金5410亿元、2748亿元,合计8158亿元。碳减排工具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金额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74.69%和238.84%。

图1 2023年各季度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投放资金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4. 多地出台绿色信贷专项政策


多地出台绿色信贷专门文件,细化绿色信贷发展方向,推广绿色信贷典型做法、激励绿色信贷领域产品资源配置。如《广州市绿色金融产品指南》等文件,总结宣传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和绿色金融第三方服务机构绿色金融领域产品,畅通市场主体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申请渠道,规范绿色金融产品机构主体、产品类型等多个方面。此外,部分地方围绕生物多样性、环境权益等领域绿色信贷出台了专门指导性政策。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开化县人民政府、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编制联合出台的《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规定银行机构在尽职调查中要纳入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划分出采矿、水利、农林牧渔、能源等21个生物多样性高敏感行业,该标准识别了可能存在生物多样性风险的高敏感行业和地区;提供了银行机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级别分类。本标准依据项目投资额度及是否属于高敏感行业或高敏感地区,分为A、B、C、D四类管理级别。具体风险如采矿业的勘探活动、开发建设活动和运营作业活动对陆地和水体生态造成极大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改变,道路修筑、使用、维护活动会对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等。


表1 2023年各地绿色信贷相关政策示例


5. 更多银行机构加入国际原则


2023年,大方农商银行、秦农银行、中国建设银行3家银行加入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江苏银行接替中国工商银行当选为PRB中东亚地区理事代表,截至2023年末,我国已有25家PRB签署银行。

表2 2023年新增加入的PRB的银行



(二)市场进展

1. 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0万亿元,贷款余额占比达13.4%


截至2023年末,我国人民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8.48万亿元,突破30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达13.4%。从金融机构贷款投向项目看,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0.43万亿元和9.8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图2 2023年金融机构绿色贷款投向项目占比(按绿色贷款余额)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仍是重点投向领域


从绿色贷款投向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3.09、7.87和4.2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38.5%和36.5%,占比分别为43.52%、26.16%、14.00%,比年初分别增加3.38万亿元、2.33万亿元和1.23万亿元。


图3 2023年绿色贷款投向用途占比(按绿色贷款余额)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绿色贷款投向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30.3%,比年初增加1.82万亿元,占比为24.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年初增加7767亿元,占比为17.65%。此两类绿色信贷余额加总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1.99%,其余绿色低碳领域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增长至58.01%,绿色信贷投放范围进一步拓展。

图4 2023年绿色贷款投向行业占比(按绿色贷款余额)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3.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多措并举发展绿色金融

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多金融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推进绿色金融,在组织体系、机构设置等方面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框架,同时在绿色贷款增速上表现出明确的增长趋势。

在管理层设定上,多家银行以“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治理架构为首选,并结合自身特色加以改良。例如中国银行采用“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专业团队”的三层治理架构,从顶层设计到各目标施行全流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多家银行加快建立绿色专营网点,深化能力建设。例如,2023年工商银行打造绿色低碳网点和合肥碳中和支行;光大银行成立绿色金融专业处室、绿色网点、绿色数据中心;邮储银行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绿色金融机构28家。

表3 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治理架构总结

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总结


从信贷增速来看,根据各银行2023年年度报告统计计算,2023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超万亿的银行数量为4家,依次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六大国有银行方面,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均已超过4万亿元,工商银行以5.40亿元居于首位,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同比增速均超过50%,分别为56.34%和50.10%。股份制银行方面,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均超过3000亿元,其中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最高,已超8000亿元,光大银行与民生银行同比增速均超过40%,分别为57.44%和46.87%。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方面,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地方层面在农村土地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上的绿色融资需求日益增加,也为地方城商行发展绿色金融提供良好土壤。如江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870亿元、上海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超50%,显示出快速的增长速度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表4 2023年部分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统计

数据来源:各银行2023年年度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方法:绿色信贷余额及同比增速数据由各行报告直接披露。绿色贷款占本行贷款余额比例由绿色信贷余额除以各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计算所得,其中各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均未加应计利息及未减贷款减值准备。


4.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挂钩类产品发展较快

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继续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碳账户”等创新路线进一步丰富,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挂钩类等信贷产品方面也有较多实践。如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的“养老金融+绿色贷款+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绿色融资业务,北京银行以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碳核算为前提的“京行碳e贷”等。在可持续发展挂钩相关的产品方面,广东交行将乡村振兴与气候投融资相结合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工商银行推出的可持续挂钩贷款,邮储银行结合"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和"数字人民币"的创新产品,农业银行的ESG可持续挂钩贷款,建设银行的"碳优贷"和"碳足迹"挂钩贷款等,都是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有效尝试。

表5 创新型可持续挂钩贷款产品示例

资料来源:各银行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5.绿色信贷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绿色信贷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主要体现在政府、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服务的路径,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在政府侧,如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受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委托,开展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平台已完成系统开发,并且上线运行,平台为绿色金融的各利益相关方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推动金融服务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在金融机构侧,如交通银行湖州分行开展的ESG企业评价体系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工商银行提升ESG风险系统化提示与管控。在第三方服务商侧,如新华财经绿色金融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整合业务标准和企业环境数据库,对接绿色金融服务需求;再如佳华科技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携手,共同发布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多样化的碳管理需求;也如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主开发的一站式绿色金融开放平台“易起惠”,打通绿色主体库、绿色主体识别、绿色项目识别、绿色票据识别、企业ESG报告、企业碳核算、CBAM管控识别等多项功能。


二、面临挑战

1.绿色贷款投放结构性失衡,对新兴领域覆盖仍较有限

从绿色贷款投向用途来看,大量绿色信贷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以及清洁能源产业,其余产业受绿色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具体来看,电力、新能源等产业绿色贷款规模较大,特别是在光伏、风电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绿色资金过热、竞争过激等局面,既造成了银行间绿色项目可盈性差的问题,也造成了绿色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但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领域的深度变革,绿色产业还包括了新能源货运、碳捕捉技术等新兴业态,以及化工、建筑等行业的技术更新、设备升级等。由于当前相关行业尚属于新兴领域或传统行业,绿色信贷对这些缺口支持力度有限,尤其是传统授信机制下难以应对新兴领域的融资需求,绿色募集资金的投向仍有待进一步拓展。


2.各家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不一,或加大部分银行竞争压力

各家银行间绿色金融发展不均衡,股份制银行及各地城商行、农商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弱,难以快速响应绿色新兴市场,未来可能加大银行竞争压力从绿色信贷业务占比来看,国有银行绿色信贷贷款额占总贷款余额比例相对较高,而多数股份制银行及各地城商行、农商行中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六大国有银行均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化平台,从风险管理、环境信息整合及披露、产融对接等角度为绿色信贷业务开展奠定基础,而其他性质银行中仅有少数银行建立信息化平台。此外,国有银行及较少的股份制银行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已率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按照各自内部标准及外部监管要求对环境效益、环境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信息披露,并基于此逐步开展资金结构调整优化的相关举措,而多数其他银行在自身气候相关风险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方面并未采取有效行动,可能影响未来风险识别与管理。


3.绿色贷款环境效益测算准确性、规范性不足

作为绿色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信贷产品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指引,但在环境信息测算方面特别是碳减排测算方面,目前对于专业性要求高,在数据抓取、方法学核定等方面难度较大,人工测算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为此数据准确性、信息可比性将受到负面影响。此外,目前环境效益信息还存在来源不统一的问题,金融机构所收集的环境信息来源包括内部系统、外部平台、第三方机构等,数据格式、处理方式等存在差异,导致数据整合难度较高,进一步降低整体环境信息质量,可能出现绿色信贷产品“洗绿”“漂绿”风险。信息披露规范性不足可能还会提高产品创新难度,阻碍市场扩张。举例来看,环境效益内部化是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其中基于环境权益与效益的金融产品创新需要精确数据的支持,缺乏真实可靠的、市场化的数据,银行难以评估以环境效益为抵质押物的信贷产品风险水平,使得相关创新可能流于形式。


4.传统授信模式难以适应新兴领域,内部壁垒加大投放难度

传统授信模式较为依赖固定资产与基于财务数据的风险管理机制,可能对于加大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会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尚处于发展初期的领域,可能缺乏大量固定资产用于抵押,叠加尚未形成长期持续的财务数据,导致传统授信模式下相关行业融资受到制约,外部项目开发与内部项目合规性管理或遇冲突。同时在经济社会深化变革之下,金融对于项目开展中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转型风险认识不足,叠加绿色项目风险周期较长,ESG等绿色风险因素短期内尚未显现,使得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而现有风险管理体系难以覆盖项目的长期风险,长期来看蕴含发展风险。


三、发展建议

1.深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衔接,加大薄弱领域支持力度

利益相关方可深化对《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理解与应用,譬如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等可将原有激励举措向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等较为薄弱的领域予以倾斜,各地区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也可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注重在转型金融的框架下对当地排放较为密集的行业制定针对性的金融激励政策。金融机构也可从目前投放较集中的行业向其供应链、衍生领域等拓展,注重增强对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影响领域、关键技术、商业模式的研判,逐步加大对相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2.金融机构加快从战略层面发展绿色金融,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各银行要加快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全方位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对于尚未明确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的银行机构,应积极响应《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加快建立公司内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架构,通过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业务发展中的职责等方式,增强发展绿色金融的制度支撑。在业务战略方面,需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及客户特点确定自身绿色金融发展路径,从客户拓展、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逐步建立发展基础。对于已发布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银行机构,应积极参考借鉴《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兼顾长期与当前,激励与约束并重,持续完善机构内部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结合机构战略规划定时定期进行自检,与地方绿色金融标准加强衔接,加快优化环境信息披露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等,提高绿色金融发展质量。


3.释放金融科技潜能,提升绿色信贷市场环境

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信息化平台,推动绿色金融量质齐升。政府部门科发挥对市场的支持作用,通过搭建整合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环境信息等为一体的区域性绿色金融信息平台,将有助于打破生产企业及金融机构间信息壁垒,增强产融对接。金融机构可在已有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更好利用金融科技与市场信息规范相关数据来源与使用等,逐步建立立足自身客户的绿色数据库,将相关结果更好服务于产品创新、风险识别、战略调整等。同时相关联的第三方市场也需在统筹创新与规范的原则下,进一步探索科学高效的外部服务。


4.推动绿色信贷机制创新,加强对新兴机遇与风险的关注

一方面,鉴于绿色新兴领域风险周期长、技术复杂、发展路径不清晰等特点,银行机构需适时优化授信与风险管理机制,以“投资未来”的视角调整传统管理或评价模式,适应发展新趋势,增强内部统一,譬如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信用评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专业的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合作,丰富风险评估视角,提升信用评级的可信度。也可进一步增强与保险端的联动,通过“信贷+保险”的机制分担绿色项目的部分风险。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也需加快完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多方共担的风险分担机制,譬如政府可通过建立绿色金融风险池、完善担保体系建设等,推动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作者:

任玉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傅奕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孙 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王帅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晏筠婷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