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1.生态环境部发布1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2.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未来三年行动计划确定
(二)地方
1.祥符区袁坊乡写就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生态与发展共荣,书写黄河新画卷
2.福建永定:卸掉“黑衣”穿“绿衣” 煤农吃上“生态饭”
国际
1.第六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阿维塔12亮相2024海口新能源车展
2.国际能源署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激增
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湖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卢瑶:用法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针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进行的赔偿,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建构正是为了对生态产品的价值进行维护与填补,并实现不同类型的环境价值之间的平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应坚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健全国家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用法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体现”。可见,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生态环境要素,同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将生态公共产品进行了细分:“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另一类是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生态产品作为一种生产或者生活资料来体现其使用价值,是属于所有人的公共利益,也为所有人的公共利益服务,皆存在“公益性”的共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产品的价值往往也是在人类对自然破坏后所产生的负效用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对受损的生态价值进行填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是国家层面首次以制度化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进行的系统规定,将适用范围限定在对生态要素及功能的损害,与人身、财产损害明确区分,同时,对于赔偿范围、赔偿义务人、赔偿权利人、索赔程序规则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这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进入全国试行阶段。
主编:夏若曦
新媒体编辑:刘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