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0.9

发布时间:2023-10-09

国内

(一)全国

1.欧盟“碳关税”对中国企业出口带来多重压力 2.《氢能助力自行车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二)地方1.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会10月10日开幕2.首期工业减污降碳能力建设研修在江苏南通举行


国际

1.《气候公约》秘书处发布综合报告2.欧盟排放新目标?新任气候专员承诺2040年前削减90%排放量3.《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系列研究第三阶段报告发布

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要找准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

当前需要对储能有清醒认识。储能并不是万能的。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储能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把定位搞清楚。与全球电力80亿千瓦的总装机相比,当前新型储能装机数量仍相对较小。从近期、中期、远期来看,一定要把储能的定位搞清楚。首先,希望储能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在新能源富集地区通过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新能源场站配储能、共享储能等形式,平滑输出功率、减少新能源弃电、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另一方面,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对“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和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现在从世界范围来看,在两类场景用得比较多。一类是在用户侧,以美国为例,其市场电价有时相差十倍甚至百倍,在极端高电价下,有些用户就会用储能电站的电,便宜、有回报,能够做到商业化。另一类是分布式屋顶光伏,配备储能后可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供电系统。目前,储能在需求侧的应用要远远好于网侧和源侧。“风光配储”这个路径肯定不是最优路径。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苏洁

新媒体编辑:林紫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