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8.9

发布时间:2023-08-09

(一)全国

1.中石油产出国内首桶“零碳原油”

2.绿证新政全面确认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将对CCER市场造成冲击

(二)地方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湘赣边最大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国际

1. 新西兰政府联手贝莱德将推出12.2亿美元气候基础设施基金

2. 欧洲氢配额提升,绿氢市场爆发在即


观点


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总经济师徐进:煤炭煤电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煤少油缺气”国家,煤炭作为我国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资源,占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的90%以上,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短期内无以替代。因此,在能源电力领域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背景下,首当其冲的是要做好煤炭煤电的绿色高效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从2020年二季度起,受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我国煤炭价格一路升高,到2021年下半年达到历史新高,紧接着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政策(具体概括为“两个明确、三项保障”)应对供需矛盾,至2022年初煤炭价格开始逐渐回落并趋于正常。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和国家市场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煤炭价格非理性波动将会得到有效避免,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比重将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3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由现在的56%降到46%左右,2060年进一步降为4%—8%。

一言以蔽之,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和COP26达成的“减少煤炭消费”共识下,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消费状况大致是短期波动、中期平稳、长期减量。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煤炭煤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将发挥着三大基础性作用,即煤炭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基础保障作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调峰作用、煤炭在工业领域作为基础燃料和基础原料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煤电的主体作用和战略地位会逐渐减弱,可以预见的是,我国2030年碳达峰前将是煤炭煤电最后的“辉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