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7.5

发布时间:2023-07-05

国内

(一)全

1.国内首个绿色算力超市正式上线2.中国规模最大新能源跨长江输送通道投运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万吨

(二)地方

1.河北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示范2.山西开展九大创新行动支撑实现“双碳”目标

国际


1.COP28主办国阿联酋拟投54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

2.亚投行:新投资业务7月1日起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保持一致


观点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要求中国的碳价和欧盟的碳价一致目前不可能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在讨论中表示,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两个“前”字极为重要。这个“前”是极具雄心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也体现了中国高层决策对科学的尊重,尤其是对未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不确定性的认识。在问答环节,对于碳市场和碳定价,徐华清还表示,中国的态度比较清晰,欧盟提出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理由是“不科学,也不公平,也不合理的”。中国对碳定价的基本看法是,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主体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碳定价机制,中国的碳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强有力的政策工具,也是一种创新的机制。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最根本的考虑是所谓的碳泄露,这个和中国的想法不一致。而且,欧盟自身的碳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短板,不能转嫁给其他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