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4.20

发布时间:2023-04-20作者: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

国内

(一)全

1. 中企签约新加坡最大垃圾焚烧电厂项目

2. 中国和加蓬在电力、油气等领域将展开合作

(二)地方

1. 江苏:鼓励市县因地制宜制定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2. 最高给予400万元支持!天津市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

国际

1. 荷兰成欧洲光伏发电新领头羊

2. 欧洲最大核电机组投入运营

观点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副主任孙天印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环境与气候风险对金融系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什么?

环境气候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种类型,它们影响经济和金融的诱因和传导渠道有所不同。

物理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环境和气候恶化引发的各种短期性极端气候事件和长期性影响。短期性极端气候事件包括超越历史预期的台风、雨涝、干旱、森林火灾、冬季风暴等灾害影响。长期性影响,主要是指气候变化导致的常态化影响,例如平均温度和空气湿度的上升会影响劳动生产力,降低农作物产出,减少室外旅游业的收入等;此外,还包括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生产活动和财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转型风险主要是指为减缓环境和气候的恶化,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政策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观念的变化,引起特定产品、技术和企业的市场前景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例如,致力于低碳转型的政策有可能会限制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这对化石能源企业来讲是巨大的影响。

无论是转型风险还是物理风险,首先影响的是实体企业,进而形成金融风险。物理风险会直接破坏企业财产,带来价值损失,也会导致企业运营中断,造成营业收入减少。转型风险会导致实体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这些变化最终会影响企业偿付贷款的能力、投资者回报以及保险产品的定价。如果这些影响和风险聚集起来,就会形成金融体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