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 1月我国债券市场发债近3.77万亿元
2. 工信部:2022年全国锂电池产量750GWH、其中储能型锂电池100GWH,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二)地方
1. 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2. 重庆市涪陵区:全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
国际
1.非洲计划在2037年前将水电装机容量扩大2倍
2.德国电气化程度提高 电力需求将大增
观点
生态环境部李高: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司法保障 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支撑平台”一体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框架。全国碳市场每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2年12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05亿吨,累计成交额91.07亿元,实现了稳起步和稳运行,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了促进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实现了预期目标。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涉碳问题和案件数量、领域均呈扩大趋势。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践中,虽然已依据现有规章制度授权进行了严肃处理,但受限于应对气候变化法治建设尚未完善,缺乏上位法支撑,对一些问题特别是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的查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地方相关部门在处理上述涉碳案件时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司法指导,以便更好发挥各自监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