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2.10

发布时间:2023-02-10作者:绿色金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国内

(一)全

1.中国电动船舶创新联盟成立 助推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2.2023年首单公募REITs上市 市政、清洁能源等领域有望推出新产品

(二)地方

1.重庆发布全国首张生态流量调度令

2.江苏油田风光发电超2000万千瓦时


国际

1.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将在3年内成为全球电力最大来源

2.意大利能源集团埃尼集团(Eni)首次向意大利散户投资者发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债券

图片

观点

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

一方面要加强ESG建设,着力提升自身ESG市场表现。金融机构在市场上既是资金提供方,又是资金需求方。良好的ESG评级,有利于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股权、债权等投资资金的青睐,并对其做好市值管理、获得较好的筹资成本等产生良好支撑。因此,金融机构日益重视自身ESG管理,将ESG理念融入战略治理、政策制度、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中,并加大ESG信息披露力度,提升ESG表现。

另一方面要将ESG融入投融资流程,把握机遇和风险。企业客户的ESG表现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密切,建立客户ESG评价、识别和管理工具与流程,将有助于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ESG表现好的客户,从而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企业客户ESG因素与其信用风险相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ESG在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得到发挥。惠誉、穆迪、标普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已宣布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管理,主要思路是:从ESG指标中筛选与企业信用风险有较强相关性的指标,并测算影响程度,然后对信用评级做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