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中国石油与奥动新能源上海共建首座综合能源站
2. 中巴双方将加强在能源规划方面合作
(二)地方
1. 西南油气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
2. 福建天然气管网德化支线正式投产
3. 河北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首座110千伏变电站投运
国际
1.沙特能源部:沙特和日本将在碳经济中合作
2.梅德韦杰夫预言西方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并出现新储备货币
观点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通过累进碳税推动碳排放均值下降
鞠建东把实现碳中和总结为三个结构性的转变:科技实现、经济实现与金融实现。
首先,科技实现是最直观的要求,现在绝大多数的讨论就是围绕科技实现,比如光伏技术、氢能技术等。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路径思路就是从终端用能的再电气化,到前端电力生产的零碳(低碳)化,再到多余排放的负碳抵消。但科技实现跟经济实现、金融实现不是一回事,碳中和不仅需要科技实现,还需要经济实现和金融实现。
其次,宏观层面的经济实现,意味着供给和需求需要保证供给方从高碳生产(资源依赖)到低碳生产(技术依赖)转换时,需求方从高碳产品与服务向低碳产品与服务转换时,替代的低碳技术/消费方式的市场价格是大于等于成本的,否则在经济上根本无法实现。
最后,是微观层面的金融实现,金融支持需要贯穿科技实现的全过程,实现从技术研发与孵化、商业化、生产过程、全产业链管理的全过程覆盖。技术的研发与孵化需要用绿色低碳创投基金等资金去支持,技术商业化需要用绿色债券、投资、贷款等优于市场成本的资金去支持,生产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碳市场/碳配额获益等金融手段支持,全产业链过程,包括材料和配件的供应、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也需要配套绿色金融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