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2.5

发布时间:2022-12-05作者:

国内

(一)全

1.寒潮来临或改变需求预期 动力煤价格止跌反弹

2.中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海上站成功送电

(二)地方

1.华能和三峡共建24GW新能源基地

2.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一期开钻

3. 有序推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能源参与现货交易!《广东新能源试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方案》印发

国际

1. 俄副总理警告:即使减产也不会接受对俄石油限价令

2. 欧洲企业瞄准菲律宾可再生能源市场

观点

观点:实现建筑碳中和,要从全生命周期统筹考虑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肖建庄提出:“混凝土制品或者是建筑构筑物、原料生产的碳排放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0%—12%,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

实现零碳建筑或者低碳建筑,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同济大学教授肖建庄呼吁,今后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基于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等功能,还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精细化设计。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丛笑认为,结构工程师在碳减排领域和建筑减排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在建造阶段,低碳混凝土、低碳钢材等新型生态建材的研发和组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生命周期隐含碳排放。另外,通过推广再生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等,还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碳吸收共性,让建筑不仅排放碳还能吸收碳,成为碳汇的源泉。王元丰认为,推广可替代减少水泥用量的粉煤灰混凝土、矿渣和钢渣混凝土有很大减碳空间,大力发展我国总体占比较低的钢结构、竹木结构建筑,也是建筑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