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能源局在甘肃、海南、山西等地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安全保供等领域工作。
2、7月12日24时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即将开启,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大概率将迎来年内第三次下调。
(二)地方
1、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投资的全球最大“光(热)储”示范基地项目落地新疆。
2、天津泰达西区热电同泰达清洁能源签署燃气供应保障协议。
1、美国能源部把战略石油储备中近3900万桶原油售予14家公司,包括马拉松、瓦莱罗、埃克森和其他公司。
2、美国德州电网运营商连发警告,热浪导致电力短缺。
国合会特邀顾问、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加速超常规、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稳增长、强化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得之举。
全球在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中尚未恢复,又受到俄乌冲突引起能源供应与价格忧虑;与此同时,气候危机日益严峻,是否要放缓气候治理步伐先解决经济增长与能源保障问题?我们认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通过加速能源转型协同推进实现稳增长、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从投资、消费与贸易这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首先,绿色低碳投资完全可以显著支撑经济增长,2021年中国社会总投资约为55万亿元人民币,能源基金会测算表明,在能源转型、数字经济、绿色城镇化、数字化产业融合和升级改造以及研究和创新等领域的投资额约占全国2021年年度总投资额的约1/6;其次,绿色消费也可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在购买电动汽车与高能效电器等低碳生活品方面的消费可达到1.1万亿元/年;第三,在低碳贸易方面中国也有着巨大潜力,包括可再生能源设备零件的生产、高铁、特高压直流输电、电力运输及低碳电器、高能效制冷等设备,如果能打通贸易壁垒并避免出于政治博弈的制裁,都可以给经济增长带来很强的支持。
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最终解决中国电力安全问题。经过努力,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满足中国能源需求增长要求的,同时帮助中国实现其社会经济发展及能源安全的目标。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已经采取了很多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我们希望未来能继续坚定这个方向,加速超常规逆周期从源网荷储用诸多方面均衡投资可再生能源系统,把短期的稳增长稳就业目标和长期的绿色低碳目标相结合,协同实现经济增长、能源安全与气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