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5.27

发布时间:2022-05-27
国内
(一)全国

1. 全国首个工业领域核能供汽工程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正式开工

2. 我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3. 中国石油自营区首座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建成投运

(二)地方

1. 贵州省:加快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 四川全面开展煤矿“体检式”检查

3.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长途续航提供“绿色方案”

国际

1. 非行计划融资250亿美元支持非洲应对气候变化

2. 英国将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25%的能源利润税

图片

观点

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

由于应对气候的迫切性,下一场工业革命将围绕低碳转型展开,在消费侧和生产侧催生大量产业机会。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节能是成本低廉的碳减排措施。坚持节能政策,在消费侧和生产侧提升能源效率,未来需要更加注重细节节能和产业链关联的节能机会。

其二,建设清洁电力为主体的新能源系统。未来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绿氢和碳捕集等新能源系统发展将催生大量的相关产业机会。

其三,数字化智能化提高新能源系统效率。布局电力稳定运行相关的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其四,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抑制工业消费尤其是高耗能的耗能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有两重含义,一是传统的三产变动,另一个是有意识培育低耗能产业,除了可以减少GDP增长和能源消费的联动性之外,还可以应对欧盟的碳边境调节税。而对于审批高耗能项目,得想好今后如何满足该项目的能源需求。

其五,鼓励低碳消费。具体消费相关政策措施包括许多方面,比如鼓励个人参与碳交易和产品碳标签等。

其六,倡导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可以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具体产业机会非常广,比如垃圾分类和回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