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锦能源推出国内首个氢车温室气体减排监测系统
2 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
3 全球首本碳中和领域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Carbon Neutrality上线
1 江苏发布省级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印发通知,加强绿色金融对节能降碳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1 新加坡与新西兰将在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2 日本202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创历史新低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在未来三十年内的累计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对于银行、保险、股权投资等等金融机构来讲都要抓住这个机遇,否则最大的业务成长空间就失去了。
而从挑战来讲,除了物理风险外,转型风险就是巨大的挑战。绝大部分的高碳企业不知道怎么转型,有很多中小型的钢铁、煤炭、电力、水泥、石化等等企业。如果不知道怎么转型,而且金融体系又不提供资金,企业就会出现转型失败的情况,会导致业务萎缩、倒闭、失业,也会出现对银行体系的坏账等,以至演化为金融风险。
至少有两个领域要强化应对挑战的能力:一是要辅导这些企业,协助企业规划并制定应对方案;二是要做好转型金融的体系,即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体系。
首先,为客户提供低碳转型方案、协助引入转型所需要股权投资和绿色技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组织第三方专家资源等手段,为有意愿向低碳可持续模式转型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同时为企业获取转型所需要的新型技术提供协助。
其次,向转型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比如,通过设立转型基金、发行转型债、发行与碳足迹挂钩的贷款等创新型的融资工具,激励和推动企业加速向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