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 “双碳”再入政府工作报告,西部迎来巨大商机
2. 国家能源集团:发挥煤电支撑作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地方
1. 中国“盐湖城” 格尔木市PM2.5平均浓度较考核基准年下降46.7%
2. 广州绿色金融成效显著连续三次综合排名第一
国际
1. 德国:汉堡发布氢气进口战略
2. 澳大利亚推进对欧洲的煤炭出口
3. 意大利宣布天然气计划 欲结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
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
推动制定《碳中和法》,保障“双碳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应尽快推动制定《碳中和法》,保障“双碳转型”坚定不移、科学有序。
只有稳定、长效的法律机制才能保障“双碳”目标坚定不移、科学有序的实现。绿色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通过专门的碳中和立法,可避免运动式“降碳”和踩“急刹车”等短期行为。一部总括性、基础性的立法,也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明确权责关系,落实主体责任,达成国家战略目标。
此外,“双碳”转型是一种新生现象,目前国家法律体系中,缺乏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统筹考虑,碳排放管理还处于法律空白。尽管1+N政策体系下,有顶层方案设计,各部门各行业的行动方案也在制定,但这些不具有法律的稳定性、明确性和强制性,需要以法律形式将实现“双碳”转型确立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整体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坚定不移、科学有序推进“双碳”目标提供权威、全面、系统的法治保障。
为此,推动制定《碳中和法》,对碳中和行动进行方向性指引。对涉及碳排放的碳市场、碳技术、碳税、投资政策、风险预防、公众参与、惩罚监督等重大事项进行安排。
同时,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在《能源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增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排放和碳汇管理等方面内容。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杨天琪
新媒体编辑:杨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