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2.25

发布时间:2022-02-25

国内

(一)全国

1. 我国首次发布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

2. 中国能建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地方

1.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垃圾分拣中心力争今年投用

2. 河北:今年关停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场

国际

1. 联合国发布首份拉丁美洲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

2. 德国莱茵能源迈出进军印度海上风电业务第一步

3. 世界首个智能氢混合供热系统在英国亮相

观点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

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市场改革都是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我们这段时间也专门做了调度。大家知道推进现代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的行政手段很重要,同时经济手段也非常关键。当前形势下,运用市场手段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调节激励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运用财税金融工具、搭建市场交易平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创新经济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我跟大家报告一下。

一是绿色财税金融作用不断增强。二是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不断完善,平台不断完善发挥作用。三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四是环境经济政策工具不断丰富。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做到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双管齐下,通过创新制度、优化方法、加大储备,切实把激发市场活力这篇大文章做实做优,做出好的成效来。具体有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是持续完善绿色财税和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开展脱硫脱硝除尘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继续深化规范排污交易试点。

三是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建立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四是强化运用政策工具。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综合名录的应用,建立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努力使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工艺获得更大更好的市场空间。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郭玉茹

新媒体编辑: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