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破30亿元大关
2、中国建设银行发行全球首笔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示范性绿色债券
3、银保监会: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能源保供稳价
(二)地方
1、山东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确定主要目标
2、湖北出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计划到2025年基本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3、《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 支持深圳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4、江苏省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
1、拜登政府又一能源政策出台:暂停对海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援助
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逐步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制度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和健全。
金融支持经济低碳绿色转型的方向更加明晰。2021年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直达机制,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助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商业银行要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制度和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运营管理之中。着力在理念、宗旨、愿景等方面充分反映和体现支持绿色金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在战略规划、战略目标、风险偏好的监督、考核、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推进绿色金融落地的思路和路径。坚持将绿色金融纳入ESG全流程管理,打造完整规范的数据体系,形成数据价值创造的能力。
强化科技赋能,实现对绿色金融客群的精准洞察。在持续跟进和应用前沿新兴技术、积累沉淀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周期建立健全全谱系客户分层标准,通过客户旅程、服务蓝图、企业级建模升级现有产品和服务,针对不同分类分层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方案,精细化管理客户和产品的“颜色”分类,并实施动态调整。
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深刻把控绿色金融的外部性特征,强化创新服务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与政府、监管以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开放、合作体系,携手打造绿色开放新生态。持续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并购融资、绿色理财、绿色投资、绿色财富管理等产品与服务,构建对各类绿色场景和绿色生态的服务能力。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邓昊昱
新媒体编辑:白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