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碳达峰
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我国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
(二)地方
1、湖南长沙永和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带电投运。
2、山西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韩国将降低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所需的液化天然气价格。
2、多个OPEC+成员国拒绝加速增产石油,美油站上84大关。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新型电力系统如何“维稳”?
首先,要加快煤电的转型步伐。大部分的燃煤发电要逐步改造成为灵活调度和深度调峰的电站,为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其次要发挥电网企业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绿色调度、效率优先的原则,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转型目标。
其次,加强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普遍服务。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寒流,暴露了我国普遍服务,特别是电力普遍服务的短板,也暴露了我国能源供应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农村、城乡接合部、电网末梢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应该在“十四五”期间得到妥善解决,能源和电力供应安全问题也要进行城乡统筹、东西部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统筹,实现能源普遍服务。
再次,提前部署一批碳中和的示范区域。按照中央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及各地提出的各自碳中和目标,选择一些条件成熟地区,进行碳中和或者零碳电力系统的试点示范,比如在浙江舟山、福建平潭、广东南澳进行县级规模的碳中和试点试验,在青海、云南、海南进行省级碳中和的试点,进行技术、体制机制上的探索,为全国碳中和积累经验。
最后,能源转型过程中离不开价格机制的转变。过去十年,我国坚持用降低电价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持续降低输配电价已经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要改革现有的电价形成机制,并提高消费侧用户为绿色电力支付更高价格的意愿,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郭玉茹
新媒体编辑: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