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 10.20

发布时间:2021-10-20
国内
(一)全国

1.国家开发银行与绿色气候基金签署合作备忘录

2.发改委:严禁随意关停煤矿 力争煤炭日产量达1200万吨以上

3.中国互联网货运平台降低“三空” 年减少碳排放超千万吨

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显著退化



(二)地方

1.大连首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公布179家企业、70个项目纳入

2.全国首个柔性直流氢电耦合“零碳”园区在杭州开建

3.二〇二一年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将在长沙举行 探索推进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国际

1.韩国提高2030年减排目标

2.气候变化加剧亚马孙河水盐化 居民缺乏饮用水

3.美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问墨西哥和英国



观点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静:新能源作为清洁低碳的能源电力来源,将作为电源增长的“主力军”实现大规模加速发展。

在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目标驱动的大背景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清洁低碳的能源电力来源,将作为电源增长的“主力军”实现大规模加速发展。由于新能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出力特性,电力系统从过去的“电源侧可调,负荷侧不可控”逐渐发展为“电源负荷均不可控”,加大了电力系统电力实时平衡的难度。储能可实现电力的存储和放出功能,起到了电力的暂时缓冲作用,就像是一个“水库”,在局部地区新能源大发又无法得到有效消纳时,将电力暂时存储,等负荷有需求时再放出电力,不但可以使新能源电力高效利用,还可以缓解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的冲击影响。

随着储能技术经济性提升,储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二是提高常规电源涉网性能;三是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四是保障输配电功能;五是拓展需求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