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至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WTI原油期货价格最大跌幅70%左右。本课程将解析影响国际油价的短期和长期因素,百年油价规律可否作为国际油价的重要参考,国际油价可能均衡区域,以及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下中国应如何应对。

师资介绍:
徐洪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投融资专委会副秘书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Rajawali学者、福特基金会国际学者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能源地缘关系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留学人员科技择优资助(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主持人
代表著作:《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及投融资》(专著)、《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报告(2018)》(专著)、《中美布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清洁能源合作》(专著)、《美国的中亚能源外交》(专著)、《美国对俄经济外交:从里根到布什》(专著)、《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译著)等
主题内容:
1、短期因素:
供给端:
OPEC与非OPEC产油国未达成限产保价协议
需求端:
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预期悲观,造成股市暴跌。全球PMI预期大幅下降
北半球经历历史第二暖冬,供暖油气需求减少
2、长期因素:
供给端:
美国页岩油产量大量增加:美国页岩油产量十年增加11倍;美国原油产量增量占全球原油产量增量的73%。自2014年国际原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需求端:
清洁能源替代减少原油需求: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清洁能源装机明显增加,清洁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增加。到2050年,预计全球一半发电量来自风电及光伏
能效提高进一步减少原油需求
3、百年油价的自身规律:
1861年至2018年全球油价低于40美元/桶年份占比接近四分之三。油价均价36美元/桶,常态40美元/桶以下,20至40美元/桶是油价的集中区域
17美元以下的极端低油价多源于经济衰退和原油供给增加
超过110美元的五次极端高油价多源于主要原油生产国战争
4、国际油价可能平衡区域:
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与其他主要原油输出国财政盈亏油价之间区域的下部(约55美元/桶,应随以上两个指标的变化实时调整)
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中,中国可以:
短期适度增加油气储备
避免被长期大量油气进口合同绑定
谨慎参与国外油气上游勘探开发
通过油气进口,带动中国油气装备、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
逐步弱化石油美元、增强中国在国际油气交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利用全球最大油气进口国地位,将油气进口作为外交筹码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