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 7.15

发布时间:2020-07-17

国内

(一)全国

1、国家部署加强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

2、生态环境部:今年6月大气和噪声污染环保举报较多

(二)地方

1、兰州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

2、河北承德扬尘污染严重的企业将被列入失信名单

国际

1、俄罗斯首份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发布

2、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认为美联储应该成为金融系统绿色化网络的一员

观点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刘婷等:

各国在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将更多地关注供应链风险。与公共卫生事件一样,公共环境事件也会给供应链安全带来致命打击。加强对各级供应商环境行为的要求、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对于防范供应链风险、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一些发达国家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将更多地支持和刺激本国产业体系发展,而加大贸易保护、设置绿色壁垒等是其惯用的手段。要规避和突破这些约束,构建绿色供应链是必要而有效的选择之一。

同时,全球提振经济措施为供应链绿色化带来更多资金、技术和资源。发达国家将更多地考虑弥补产业体系中的缺失环节,扶持一些传统性、基础性行业回流本土。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进供应链绿色化,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绿色产业也将受到更多青睐。当前,我国各地各行各业正在加紧复工复产,这也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绿色化发展方面抢占先机创造了条件。

此次疫情加快了供应链向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的步伐。一些传统线下业务纷纷转向线上发展。各大电商为保障抗疫物资和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持,并通过数据挖掘推动上游制造商复工复产。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供应链,对打破农产品等软性商品的滞销困境、维持市场供求平衡、扩大用工规模、维持就业稳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应链信息公开、透明和可追溯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条件之一。此次疫情客观上推动了供应链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为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阅读:能投委与绿金委就“零碳中国”的绿色金融方案达成共识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O3xAU5kc3P07CgDtLaZj_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