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国家统计局: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2.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发电机转子穿装完成
(二)地方
1.新疆精河县34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区全容量并网发电
2.东北能源监管局统筹协同推动东北电力互济市场开展试运行
国际
1.特朗普政府拟撤马里兰州海上风电项目许可证引发风电公司困境
2.国际能源署将全球海上风电发电量五年预测下调超四分之一
观点
西京研究院院长 赵建:货币苏醒
当货币倾向于“价值贮藏”而非“交易媒介”,即活钱”变“死钱”,会表现为M1增速走低与M2-M1剪刀差扩大,这正是中国2022年以来持续发生的现象。其背后是“通缩螺旋”——即物价走低使持币机会成本下降,货币退出流通,进一步压制需求与价格,并加剧债务风险。
为打破这一僵局,中国的宏观政策范式自2024年起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变。政策重点明确转向“推动物价温和回升”,并将稳定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首次列为明确目标。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温和通胀提高持币机会成本,从而唤醒沉睡的货币,使其从银行体系定期存款等“死钱”状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转化为支持实体经济、形成有效需求的“活钱”。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资本市场被赋予了关键角色。一个健康、活跃的牛市能够产生显著的财富效应,吸引庞大的超额储蓄流入,从而高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不仅能为企业(尤其是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权益资本、优化其资产负债表,更能通过提振居民财产性收入来从根本上刺激消费需求,最终打通经济供需的良性循环。
目前,积极的信号已经显现。2025年9月末的数据显示,M1同比增长7.2%,增速显著提升,同时M2-M1剪刀差也收敛至近年的最低水平。这预示着沉睡多年的货币可能正在苏醒。考虑到当年有超百万亿规模的定期存款到期,为这部分巨量资金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至关重要。一个具备“人民性”、能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健康牛市,将是引导这些“苏醒”货币支持实体经济、最终盘活中国经济大局的核心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