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8.13

发布时间:2025-08-14

国内

(一)全国

1.发改委招标制度改革,有望助力跟踪支架破除“内卷”。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牵头的两项压缩空气储能国家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二)地方

1.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帮果换流站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

2.浙江优化迎峰度夏期间电网侧储能价格机制。

国际

1.哈萨克斯坦单机最大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2.捷氢科技实现批量供货美国氢能移动充电车项目。

观点

张福龙:能源转型的本质不是替代一种能源,而是重构能源生产关系

从零碳小屋到城市能源网络,源网荷储智的实践正在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能源转型的本质不是替代一种能源,而是重构能源生产关系。源网荷储智的内涵在于平衡供需和稳定市场。

零碳小屋的实践印证了源网荷储智的“最小可行性”。当光伏、储能、智能控制技术成本降至临界点,任何具备空间条件的主体均可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能源独立。这种“细胞裂变”效应,如星星之火,推动分布式能源加速发展。

“136号文”让中国新能源政策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上网电价市场化”无疑对新能源产业进行了精准调控,产业需要深入探寻契合市场规律的新商业模式。而绿电直连政策解决的是就地消纳的问题。

零碳产业园区解决的同样是消纳和脱碳的问题。通过对微电网标准规范体系的完善,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源网荷储”智能化协同运作,构成了零碳产业园区实现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

微电网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有力的推动“源网荷储智”一体化发展。

源网荷储智的解决方案,能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矛盾,让新能源发电从“弃风弃光”到“高效利用”,进而推动新能源电力的市场化转型,使其从“补贴依赖”走到“价值导向”。通过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让电网从“被动调节”变为“主动响应”。

源网荷储智的创新空间的范围囊括,从“单一功能”到“系统集成”功能融合与协同创新。需要从“试点探索”到“全国统一”的过程,进而实现规模扩张与标准统一。最后要从“项目投资”到“生态构建”,实现模式创新与价值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