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8.11

发布时间:2025-08-12

国内

(一)全国

1.市场监管总局:到2030年,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

2.绿电制绿氢!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正式开工

(二)地方

1.宁夏: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实施方案发布

2.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国际

1.Nofar Energy 将为罗马尼亚 515 兆瓦太阳能项目获得融资

2.黑山输电系统运营商CGES利润增长28.1%

观点

英国能源研究机构资深专家西蒙·巴特利:新能源时代中国是核心引领者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中国在光伏、风电、储能等核心领域已形成系统性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以上,且转换效率持续突破世界纪录,最新研发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已超过33%。风电领域,中国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突破16兆瓦,可抵御台风级强风,大幅降低度电成本。在储能技术方面,中国锂电池产量占全球60%以上,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也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为间歇性 renewable energy 的稳定并网提供解决方案。

产业落地与规模效应是中国引领新能源发展的另一关键支撑。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市场渗透率超过40%,带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发展。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方面,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均突破10亿千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亿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则实现了新能源电力的跨区域高效调配,解决了“风光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世界难题。

国际合作层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与标准的全球共享。在东南亚、非洲等地,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光伏电站、风电项目超过200个,总装机容量超5000万千瓦,为当地能源可及性提升和低碳发展注入动力。巴特利特别提到,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与全球1.5℃温控路径高度契合,其在能源政策制定、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开放合作,将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