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工信部: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
2. 国家发改委:抓好三个统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二)地方
1.上海: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绿色甲醇及海洋氢能等海洋新能源
2.新疆:2025年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力争达50GW
国际
1.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新发电厂投运强化阿塞拜疆能源枢纽地位
2.越南2025年电力需求可能增加 15% 以上
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强化需求端政策激励,不断激活消费潜力
近日,为推动大力提振消费,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先,创新结构性金融工具,以政策的精准滴灌激活消费潜力。一是创设专项货币政策工具。《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这是在2022年我国实施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上的扩容升级。预计在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会持续扩大。二是创新消费信贷供给模式。《意见》提出要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明确将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贷款纳入资产证券化范围,以促进信贷资产的存量盘活。其次,通过直接增收与间接赋能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居民收入。该《意见》强调消费的需求端,激励消费需求端的政策位居前列,政策倾向性较为显著。一是通过加大对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构建低成本创业生态,提高居民工资与经营收入。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意见》不但在政策层面鼓励创业贷款,而且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创业的制度性成本。实际工作中,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将是主要的被扶持群体。二是在家庭财富管理上,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不仅要在股市的“长牛”行情中,提高股民的投资收益;也要在股权融资上,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投资。三是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迁,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消费需求,《意见》鼓励金融机构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以促进退休人员的财富储备和稳健增值。第三,通过对消费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消费供给效能。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基础设施格局尚待完善,尤其在文旅体育、赛事演艺、医疗养老等场馆设施,以及县域物流配送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等方面,消费环境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的制约因素。因此,《意见》做了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举措,探索创新适应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另外,适合不同群体的消费环境是激发消费活力的一项核心因素,《意见》从数字人民币、强化消费领域信用的信息归集共享以及规范金融信息的披露等各方面,就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具体领域,提出了持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的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