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首席观点 | 刘锋:《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提法解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25作者:刘锋

大家都很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提到GEP,很多人就比较陌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县都开展了GEP核算,也就是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示范,为绿水青山定价。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GEP核算把生态资源生态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要素,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真正把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教授接受央广经济之声采访,解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如何理解“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一提法的含义?

刘锋: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个系统工程,它既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也有间接的经济价值。比如说水资源的改善,土地资源的改善,包括空气资源的改善,直接的经济价值上看至少可以降低成本。从实现机制来讲,我们这些年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说浙江省的乡村建设就做的非常好,不仅是做出了很多改善,关键是它建立了一套能够有效维持的机制,通过网格化、责任制落实到了居民和个人,明确相关奖励惩罚机制,这些都体现在经济层面上。另外,一些机构,通过大系统、模型设计开展碳足迹跟踪,不仅涉及企业排放单位,也涉及到绿碳行为,通过一套机制落实相关跟踪计算。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也是同样道理,通过碳市场推动碳定价,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活动来进行碳抵消,这可带动全民、企业充分认知到碳排放是有代价的,从而通过碳定价能够产生正向的经济效益。


这一提法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锋:这一提法是结合我国多年来针对生态环境改善不断的投入与努力所产生的经验与效果所提出的,意义非常重大。生态环境的完善不是一次性工程,它是一个长期价值的体现,必须通过一个长效的机制来实现它的价值。要想让其长期发挥作用,就需要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需要社会意识与认知的改变以及积极性的提升。同时,也需要能够有效调动各方人员与各方资源,以及完善相关补偿机制与赔偿机制。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顶层设计方面,需要重视建立长效机制以及相关软性制度建设(包括教育方面的建设),全民养成绿色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与多样化宣传模式,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如绿色出行、保护草地等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这些都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应有之义。


未来,落实这一提法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

刘锋:除了当前我国已积极开展的诸多举措与实践之外,也可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比如当前资本市场要求企业开展从准则到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这就要求企业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如果违背这些原则,通过金融手段,不符合评级要求的企业就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当前我们更多是通过诸如此的经济机制,从投融资的角度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完善。如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的投放都是遵循绿色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未来,应当更加重视相关绿色金融产品的持续丰富与完善,这是未来的主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