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与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成功举办了以“性别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中财大绿金院《性别金融中国市场基线研究报告》展开深入讨论,会议内容包括性别不平等的潜在风险、性别与气候融资、性别视角下的政府预算和投资活动,以及扩大性别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应用等议题。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多边开发银行、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探讨了当前性别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多方视角以交流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性别金融发展以及如何通过金融手段解决女性群体问题。
关键词:性别平等、性别金融、性别债券、可持续发展

开幕致辞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欢迎致辞中强调了性别金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性别平等是实现全球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她指出妇女在经济活动和金融服务获取方面面临不平等,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女性面临着更为深远的经济和健康影响。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和保障妇女权益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家庭和社会观念,女性在创业活动和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王遥院长介绍到中财大绿金院在推动绿色金融中的“她力量”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期望通过该研讨会为性别金融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当前性别金融发展中的挑战,为中国和全球性别金融未来的发展贡献智慧。
安思齐,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安思齐强调了实现第五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5)的迫切性和艰巨性,目前的努力和资金承诺是不足够的。她指出促进性别平等的预算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只有二十七个国家拥有为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分配预算的综合体系。此外,她还强调了气候变化与性别平等之间存在联系,鼓励加强性别相关数据获取和收集,制定综合的国家财政政策配合金融监管以促进性别平等。同时,她强调了私营部门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作用,鼓励私营部门践行可持续实践和披露透明度报告。在金融机构方面,她鼓励加强性别视角投资,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专注于推动性别平等的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发展。最后,她对中国极具活力的金融市场充满信心,表示共同合作和共建伙伴关系可以推动性别金融项目的有效开展,并为全球树立成功榜样。
主旨演讲
徐静,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徐静强调威海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下,全力推进精致城市建设,特别是在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方面取得的突出进展。她指出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性别金融将成为下一步可持续金融研究的推进方向。徐静局长在提到威海市的现状时特别提到了女性企业家比例的提升,尤其是乳山市牡蛎产业链中女性负责人占比显著。同时,她也坦言女性金融服务尚需提高,政策上存在较多普惠性而非专门针对女性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面对这一状况,徐静局长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她强调了性别金融的宣传和培训的重要性,以加深社会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其次,她建议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支持性别金融的发展,尤其是鼓励银行机构在普惠金融范畴中加大对女性创业的信贷支持。最后,她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性别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突出了加强性别金融综合统计和分析的必要性。通过这些建议,她希望为性别金融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Philip MARTIN,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专家-性别议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性别议题高级专家Philip Martin,介绍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多边开发银行,专注于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提供融资,特别是绿色、技术驱动和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与性别相关的融资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的背景下,他指出亚投行承诺在其环境和社会框架中采用性别视角并指出。Philip Martin还介绍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东南亚女性经济赋权基金(SWEEF)的合作计划,承诺向东南亚的中小企业提供高达1,0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主要目标是投资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以弥合性别差距,促进该地区的性别平等。他在最后表示今后应该有更多类似的研讨会活动以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
圆桌论坛:政策支持性别金融发展
石英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传统财政政策效应量化评估方法的不足,乘数效应测算主要受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她建议拓展财政政策效应评估的视野,基于不同政策受益群体分析,通过对不同空间、不同年龄和性别主体进行细分评估,为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的支撑。石英华教授认为,基于不同受益群体的细分分析,有益于提升财政政策质量和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层面的政策效应,在政策评估中关注性别议题对于实现更具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案例中,她结合教育各阶段在校生中女生占比等数据、某地学校公共设施改造案例分析了中国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保障女性平等接受公平优质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石英华教授最后探讨了性别视角预算、性别视角金融的宏观意义,包括性别在内更为细分的受益群体的分析在宏观政策评估方面的可能应用。
刘娴,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娴指出妇女和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妇女和女童在危机冲突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脆弱性。她提到性别金融可以在资本逐利性和发展普惠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并将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刘娴指出中国已经开始关注性别平等与发展的议题,并举例说明了两份由她所在机构参与编写的报告。其中一份报告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该报告其中一节专门介绍中国直接支持的与性别相关的国际发展合作项目,包括妇幼健康和妇女能力建设等。另一份报告是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于去年10月发布的《对外援助项目评估体系篇》,报告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对中国对外援助评估的评估指标体系,特别设计了跨流域指标,用于评估项目对性别平等的共线。刘娴呼吁在融资项目的监督评估体系中更加注重性别影响的评估,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估中,加强对性别平等的政策支持。最后她还强调了性别平等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主流化以及对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评估和支持性别主流化的重要性。
杜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首席培训官、教育培训及国际事务部总监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教育培训及国际事务部总监杜建强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对于女性发展的关注和促进"她力量"的努力。她指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关注女性在该行业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25岁到44岁的年龄段,女性面临职业发展中的挑战,包括晋升的瓶颈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挑战。调查显示,前端资产管理角色中女性较少。在领导层中应推动包容性建设,创造培养包容的工作环境,认可女性在家庭角色之外的职责。综合来看,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对于推动性别平等政策、解决女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在不同阶段支持女性的福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佟新,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佟新教授在关于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研究中,通过浙江瑞安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实践案例,揭示了城镇化对父权制财产关系的持续影响和逐渐消解。在调查中,她发现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面临多重挑战,研究了不可移动的土地如何影响女性土地权益的实现,以及土地补偿机制、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与财产权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她从传统父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家户经济到现代股份经济的变革,阐述了农村妇女财产权实现的个体化基础。佟新教授的研究呈现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复杂变化,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制度变革对妇女土地权的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她对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父权制度及男性主导家庭经济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女性因未获得合理补偿而在离婚后仍面临权益影响的局面,进一步强调了在农村经济转型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亟待解决。
李英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李英桃教授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性别与金融关系的研究中,通过深入剖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及的与“金融”相关的内容,着重指出金融领域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她详细解读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风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实现2030年目标的重要性,即确保男女平等获取经济资源、享有基本服务的权利,同时获得对土地和其他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包括对金融服务的平等享有权。通过引用中国在2023年的进展报告中关于金融领域的数据,她指出中国在金融透明度、小微企业金融可及性、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措施为性别平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英桃教授,金融与性别相关问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呼吁应该更加注重金融领域的性别主流化,特别是在制定关于妇女和儿童、微观金融风险保护、全球金融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时,更好地管理性别特定风险,提高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苏梅,香蜜湖女性董事联盟理事,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香蜜湖女性董事联盟理事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苏梅强调了中国上市公司女性董事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积极影响。在香蜜湖女性董事倡议联盟的实践探索中,通过自愿在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女性董事在公司董事会决策中的效能来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在国际上推动女性董事的主要模式与香蜜湖的实践中,她也关注到立法强制、企业自愿承诺、投资机构推动等不同途径,指出面临包括缺乏强制性的政策引导、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制约以及女性董事的晋升机会不足的挑战,强调了女性参与董事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她指出中国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监管政策的发展状况,呼吁加强监管,推动更多女性在董事会中发挥作用。最后,她提出了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的多种途径,包括立法、公开签署协议倡议、投资机构推动、建立女性董事人才库等。

圆桌论坛:金融赋能女性
洪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转型办公室,总经理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转型办公室总经理洪梅在致辞中指出人身保险保障的是人的生命和价值,能够助力社会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关注和保障女性身心健康、提供长期稳定的经济保障、支持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女性群体也是促进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比如在各个层级女性从业人员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女性客户也是保险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中国人寿将以海量客户数据和经验为基础,不断探索适宜女性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AI辅助保险营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保险行业性别平等、满足女性客户保险需求。
张芳,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
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大中华区业务发展负责人张芳分享了卢森堡绿色交易(Luxembourg green exchange,LGX)所在促进性别金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张芳表示,卢森堡绿色交易所是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可持续证券的平台,以促进可持续投资实践、引导资本流动、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为首要使命。2022年,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联合国妇女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承诺共同推进性别金融和性别视角投资,筹集资金让妇女获得更多教育、平等发展和享受基本金融服务的机会,创建了关注性别的债券(gender-focused bond)标识,帮助投资者识别有助于女性赋权的债务工具和投资机会, 推进性别视角投资,积极且有目的地为性别平等议程做贡献。去年,卢交所发布了一份关注性别的债券市场研究,并开展了性别金融的LGX学院课程,致力于提高更广泛的金融界内外对性别金融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张芳提到缩小性别就业差距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促进性别金融和性别视角投资,通过金融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赋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做出贡献。
Philip Martin,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性别议题高级专家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性别议题高级专家Philip Martin首先强调了此次会议和经验分享的意义,感谢了到场保险机构和债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所分享的真实数据和案例,这些都和AIIB在性别平等领域长期以来的承诺和努力相一致。Philip Martin分享了AIIB进行社会和环境治理的经验,呼吁对女性群体的关注要融入到政策和公司治理的日常框架中来,从“不损害”(‘DO NO HARM’)到“做更好”(‘DO BETTER’)和“最优化”(‘MAXIMUM’),每个议题和每个决定都要考虑性别平等、赋权女性和女性需求。只有时刻考虑机会平等和不歧视原则,才能适应现实复杂性并实现人类共同利益。
Vanina VINCENSIN,联合国妇女署全球可持续金融团队,可持续金融专家顾问
联合国妇女署全球可持续金融团队可持续金融专家顾问Vanina VINCENSIN强调了以性别为中心和促进女性平等为目的的全球影响投资,保障妇女和女童的利益。Vanina VINCENSIN提到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提出了赋权予妇女原则(WEPs)以保障妇女权益。该原则以男女收入差距、保密申述机制实践情况和每年性别债券新发量作为定量指标进行评价,指出该原则将从全球影响力投资的角度对推动性别平等。
Jessica ESPINOZA,2X Global,首席执行官
2X Global首席执行官Jessica ESPINOZA在发言强调了职场中的性别平等,包括女性企业家、女性经营者和女性领导力,并提到了产品、服务和项目设计中的女性视角。Jessica ESPINOZA分享了2XGlobal推动性别融资的经验和成果,主要通过促进普惠项目、采用性别气候融资综合工具包、实施强大的 2X 认证机制以及吸引主要利益相关方参与,为性别视角投资取得可衡量和有影响的成果。

圆桌论坛:金融助力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女性
周兰萍,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浦东新区妇联兼职副主席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浦东新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周兰萍,强调女性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她支持女性创新创业,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周兰萍介绍了浦东新区妇联与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举办的“俪人创客”女性创新创业大赛。该赛事整合了包括投资机构、孵化基地、女性友好企业等各方资源,,助力女性创客创新创业工作。她分享到该赛事七届的成果,共吸引了650个项目参赛,25个项目获得1750万元的投资。这些女性创客的参赛项目中不少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此外,周兰萍关注气候变化行动中女性领导力的提升,致力于影响有影响力的女性,通过政协等平台积极推进“海洋保护”和“女性友好城市建设”等工作,并相应已取得积极进展。最后,她指出支持可持续服务产品、可持续基金以及可持续公益项目的应用场景,例如女大学生领导力课程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公益项目,建议在妇女赋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全方位努力。
黄斐,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局,社会性别官员
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局社会性别官员黄斐阐述了亚行《2030年战略》提出的的七大业务重点及亚行推进性别平等的政策、系统和工具。她介绍了亚行贷款福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强调该项目在提高农田生产力、增强气候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成果,并特别提到通过绿色技能培训推动妇女参与绿色经济,为数千名女性创造就业机会。她详细介绍了亚行转贷邢台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项目,包括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领域的国际最佳实践,并开展相关的机构能力建设方面的成果。她还强调了该项目在性别主流化方面的工作,如改进人力资源政策、设立母婴室、推出面向女性的贷款产品以及支持女性企业家等方面的举措。她特别突出了该项目的亮点,如“祥牛·丽人贷”和支持受洪涝影响的女性领导企业的灾后重建贷款。这些举措凸显了亚洲开发银行通过战略项目和性别包容性金融活动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性别平等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萧越,巾帼会创始会长,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理事
巾帼会创始会长及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理事萧越介绍了高盛“巾帼圆梦”项目的缘起以及对女性创业群体的启发和帮助。在过去几年中,特别是在疫情后,巾帼会在清华大学和高盛集团的支持下举办了多场可持续发展论坛和系列活动,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女性创业者的资源链接。她指出,这些活动和紧密的链接能够促进女性创业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帮助她们了解如何在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此外,她还分享了成立仁泽公益基金解决中国偏远地区老百姓大健康方面的案例,通过支持农村医疗项目为妇女儿童等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吴雨浓,美力非洲,伙伴关系与商业拓展员
吴雨浓分享了美力非洲(Mobility For Africa)在南部非洲农村推广“女性友好”清洁交通和生产的实践。美力非洲的愿景是通过清洁技术赋能非洲农业的韧性发展、发挥女性潜能。通过与中国技术研发和供应链深度合作,美力非洲搭建了由电动三轮车、可更换锂电池和太阳能充电站组成的全生态解决方案,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破性别偏见和资源分配不均之间实现交集。吴雨浓重点介绍了美力非洲的技术方案、使用场景和实践案例,并根据实地的用户调研,分析了项目对当地性别观念和社会分工的积极影响,妇女不仅更加独立自主,还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持续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