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生物多样性| 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为何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1-10-18作者:Ola Aleksandra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均依赖于自然。世界经济论坛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44万亿美元产值中度或重度依赖于自然及其服务供给。这个数字超过世界总体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大自然通过供应水源、食物、药材等资源服务和造福人类,并为对未来药物研发极为重要的分子多样性研发建立关键纽带。

生物多样性作为人文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群体在诸如创造工作机会、产生经济价值和增加脱贫效能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支持。大自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在助力水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协助天然授粉以及净化水质之外,还因为其为土壤形成及养分循环提供必要支持,现今世界的农业生产局面才得以形成。绝大部分的人类活动和经济价值产出均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

undefined

来源:2019年 IPBES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

2019年 IPBES(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科学与政策平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改变土地和海洋用途以及直接资源利用两项占全球生态系统衰退因素的50%以上。

当今正在发生的物种灭绝将导致灾难性的经济损失。例如,世界上近 75% 供人类消费的水果和种子,需依赖传粉媒介来维持产量和质量,而传粉生物群体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减少,而这主要归咎于过度施用对蜜蜂、蝴蝶和飞蛾有害的农药。由此造成的农业产量急剧下降会导致约21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新西兰的GDP),接踵而来的例如由饥荒引发的政治动荡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相关的保护措施都会影响经济活动,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一方面,金融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紧密相连的。私人资本是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填补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的金融风险,应该尽快了解并管理这些风险。

一、金融机构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金融机构及金融系统风险增加

世界经济论坛 (WEF) 在《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中连续第二年将环境衰退列为头号长期风险。该报告指明了未来十年内十项最可能发生的风险。其中,生物多样性丧失在极端天气、气候控制行动失败、人为导致的环境破坏和传染病之后排在第五位。而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各项风险的最严重影响排名中位列第四。

由此可以看出,那些与生态产品和服务联系紧密的企业和银行将会增加资金损失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该风险,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例如,荷兰中央银行和荷兰环境评估机构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荷兰金融机构对高度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公司的投资规模达到5100亿欧元,占调查的投资组合的36%,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敞口。

因此,生态系统的衰退会导致高度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公司出现运营困难和成本增加等问题。随着而来的,是与这些公司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将面临与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以及由物理风险(如传粉生物数量减少)和过渡风险(如政策改革增加对自然造成负面影响的商业的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除运营风险之外,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也会随着与自然的更深入接触而增加。

(二)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间接影响

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金融机构通过投资、承保或贷款进行资金的配置。对如棕榈油、牛肉、大豆、纸浆纸张、橡胶和木材等危害森林的商品持续大力投资是导致东南亚、拉丁美洲、西非和中非森林滥砍滥伐的元凶。而地环境政策通常不完善且执行力较差,又加剧了该问题的恶化。非政府组织“森林与财政”(Forest Finance)近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与2019年相比,2020年对与森林采伐相关公司的投资额增加了80多亿美元。

二、生物多样性金融:概念、作用和进展

(一)生物多样性金融的目标和作用

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取决于多种因素,资金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自然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目前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的资金缺口在 2021-2030 平均每年为 7110 亿美元(相当于今年1月的特斯拉市值)。

资金短缺被认为是未能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CBD)规定的2010-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是把更多的金融资源转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对生物多样性有利的项目。通过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同时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投资,并且通过严格投资风险管理,降低对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的投资,缩小资金缺口。

undefined

(二)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进展

世界多国的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搭建国际平台,研究和探讨生物多样性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今年6月,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可持续金融政策洞察、研究和交流国际网络(INSPIRE)宣布成立“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关联影响”联合研究小组,探索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如何推动金融体系支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由于生物多样性损失所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10月8日,研究组发布中期报告指出,金融业应关注生物多样性,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投入更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与此同时,在今年6月,由8个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17所智库和49家金融机构和私营公司组成的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正式启动。TNFD的主要目标是2023年前共同制定报告框架,协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把与自然相关的风险纳入其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和资产分配的决策。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主动开始将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管理纳入到自己展战略、及环境与社会风险框架中。截止目前,全球75家金融机构签署了《生物多样性融资承诺》(Financefor Biodiversity Pledge),承诺将评估及披露其业务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三)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内进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与发展,近年来,围绕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议题,中国已然开展了相当深入地实践。

今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强调开展以生态产品实物量为重点的生态价值核算,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生态保护补偿,经营开发融资, 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

在今年9月29日,中国银行发行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的首笔生物多样性绿色债券,。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是募集资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绿色债券。此债券符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有关定义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绿色债券原则》对生物多样性项目的环境指标披露指引。

2021 年10 月11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在昆明召开。其中,在10月15日的“生态文明论坛主题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发言中多次强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潜力。赵英民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向生物多样性领域倾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为生物多样新投入资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激励、金融工具与产品创新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事实上,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部早已积极开展和推进生态价值实现的样板。在工作中探索也形成了生态金融、“两山”银行等模式。

本次COP15的嘉宾,专家和代表多次提到了绿色金融的议题,强调了金融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作用。

2021 年10 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峰会上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承诺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支持发展中国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21年10 月13 日各国部长在高级别会议上通过《昆明宣言: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昆明宣言是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承诺将制定、通过和实施有效的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明宣言第13点与金融业直接相关——“与财政、经济和其他相关部委合作,改革奖励结构,取消、逐步淘汰或改革有害生物多样性的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同时保护处于脆弱境况的群体,从所有来源调动更多财务资源,调整所有资金流向,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第13点明确强调金融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并为缩小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打下基础和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这是对未来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共同愿景。

同样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作为代表,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宣示提出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 强化“生物多样性风控”、确立“生物多样性偏好”、 加大“生物多样性投资与创新”、 做好“生物多样性披露”、 改善“生物多样性表现”、 促进“生物多样性合作”等7项内容。

三、生物多样性金融面临的挑战

(一)生物多样性范围广

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依赖于很多人类还不完全理解的关联因素,大自然的复杂性和互联性使解决问题成为艰巨的任务。生物多样性还涉及到很多不同地区,面临着多样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和气候变化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则不能用一两个指标来解决问题。如何判断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如何衡量大自然给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价值,如何建立资本核算体系等,都是研究团队面临的问题。

(二)缺乏统一标准和框架

不同行业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环保界和金融界有时会使用不同的定义和词汇,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金融研究发展受阻。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今年主办的国际可持续金融研究联盟(GRASFI)第四届学术年会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金融业负责人Odile Conchou强调,《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专家和金融业的专家的合作时间不长,双方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向达成共识的方向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今年7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研讨会也第一次邀请金融业代表分享金融业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设计的观点和建议。

建设完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金融框架和通用的定义及标准体系是一个迫切需求。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也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由于业内缺乏一个全面综合性的标准和框架,导致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的项目难以界定。为了更好实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潜力,生物多样性金融需要用通用的定义和标准去明确哪些活动可以列为“对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的活动” “。2020年,中财大绿金院专家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的《“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和气候作为评估一带一路项目的分级和评估标准。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难以量化和衡量

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相较于气候变暖问题要复杂得多:除了多边合作和极具前瞻性的目标以外,清晰的框架也是必要的。不同于主要由于过度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进展不可能只依靠一两个指标来衡量。

大自然和其为人类的服务通常很难衡量并以货币价值量化。10月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长王金南表示:“生态产品总值(GEP)就是一个可以反映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贡献的间接衡量指标。”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继续推进GEP的发展并开展了覆盖31个省、区、市的2015年-2020年GEP核算,其中有13个省,20个市和6个县启动了GEP核算试点。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SEEA)中央框架,是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下发布的支持联合国及其机构、欧盟、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用途框架。该框架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实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明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也强调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四、支持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呈上升趋势,投资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愿越发强烈。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议题。国际投资者对绿色、可持续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在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能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表1 生物多样性投融资工具

undefined

来源:《2020中国气候融资报告》

一是全球普遍面临政府部门对生物多样性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政策制定者应该作为推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领导者。关于应如何支持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构建和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集中围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增加不利于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成本;第二,增加利于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回报。例如,目前全球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的企业补贴约为5000亿美元,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对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商品生产的补贴预计超过了森林保护投入的金额。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对资源的使用或者管理收取的各种费用,通过补贴改革,鼓励企业通过公开转让来促进对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商业活动。

二是企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是把生物多样性作为关键项目和投资重要元素。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规划很少会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企业也应该采取相关的内部标准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和气候作为评估项目和投资的标准。例如评估项目在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三是对金融机构来说,生物多样性风险是通过影响金融机构投资、承保或者提供贷款的资产,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间接影响。目前金融机构并不清楚自身正在面临多大的金融风险。要减少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风险,第一,可以要求其投资的公司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以判断该公司的业务和资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程度。第二,金融机构应该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项目的投资,增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益的项目的融资。另外,应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所有决策和战略的主流,包括生物多样性融资战略,与对生物多样性损失负有责任的部门和公司合作,将它们转化为自然的积极力量。金融机构也可以积极在国际平台分享经验,交流知识,建设能力。例如,UNDP生物多样性金融倡议BIOFIN,力图推进公共资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有机结合。BIOFIN今年6月正式在中国启动。《BIOFIN金融解决方案目录》在创新解决方案方面也提出很多先进理念和信息。当中列出100多项金融解决方案,例如生物多样性影响抵消,绿色商品,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生态债券,森林债券等等。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在实践这些项目,因此中国可以依靠国外的经验发展自己的生物多样性金融计划。

感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岳梦迪、毛倩、汤盈之对于本文完善提出的相关意见。

参考文献

[1]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New_Nature_Economy_Report_2020.pdf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735771/

[3]https://ipbes.net/sites/default/files/2020-02/ipbes_global_assessment_report_summary_for_policymakers_zh.pdf

[4] https://www.fao.org/pollination/background/bees-and-other-pollinators/en/

[5]https://www.paulson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20/09/FINANCING-NATURE_Full-Report_Final-Version_091520.pdf

[6] https://www.dnb.nl/en/actueel/dnb/dnbulletin-2020/indebted-to-nature/

[7]https://www.cbd.int/doc/c/8e24/f151/326b69024f014a8fb9684a8d/cbd-financial-sector-guide-f-en.pdf

[8] https://news.mongabay.com/2021/06/banks-increased-deforestation-linked-investments-by-8b-during-covid-19-report/

[9] https://cciced.eco/wp-content/uploads/2021/09/SPS1-2_2021_SummaryReport-CN_Final-submitted_20210912_clean.pdf

[10] https://auto.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dustry/tesla-market-value-tops-700-bn-for-first-time/80144966

[11] https://www.besnet.world/biodiversity-finance-background

[12] https://www.ghub.org/makeable-biodiversity-finance-0520/

[13] https://www.financeforbiodiversity.org/

[14]https://www.boc.cn/aboutboc/bi1/202109/t20210930_20119935.html

[15]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11014/herald/bf5bab0bdc24b67fa8acdccdd1025f69.html

[16] https://chinadialogue.net/en/nature/world-has-failed-on-biodiversity-targets/

[17]https://unstats.un.org/unsd/envaccounting/seearev/seea_cf_final_en.pdf


新媒体编辑:杨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