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周千羽、金蕾:探索差异化路径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浅析

发布时间:2024-11-27作者:周千羽、金蕾

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共创绿色、富裕、和谐新农村未来的必经之路,也是响应联合国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中国方式。虽然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但乡村振兴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多,造成了地区资源浪费、区域内恶性竞争等问题。乡村振兴可以依托乡村资源,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给具备一定区位及资源条件的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未来如何基于区域禀赋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避免同质化成为特色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区域人口人文、自然资源、经济特色三类要素,通过分析地方特色,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对如何寻找区域特色发展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与发展情况

乡村振兴战略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该战略的提出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任务的坚实基础。同时,该战略也是对联合国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消除贫困、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体面工作、缩小差距等多项目标上的中国特色响应方式。至此六年间,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全面铺开,涉及各部门单位,联动各界力量,形成“顶层一号文件统筹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制度联合”的战略体系,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乡村振兴工作。从2018年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2023年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到2024年《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顶层战略制定愈加具有阶段针对性,持续重视人居设施环境、产业振兴、土地规划、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始终把因地制宜作为乡村振兴基本原则之一。

与《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相比,2023年的顶层政策设计增加了对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强调,在2022年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反映出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地位。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可见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战略,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仍然会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推进的重点关注部分。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重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等方面将成为未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表1 乡村振兴相关顶层政策(部分)

时间

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关键内容

2018年1月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

2019年1月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强化乡村规划引领,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

2020年1月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2021年1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

2022年1月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2023年1月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

2024年1月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在顶层战略指引下,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然而,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中,“同质化”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产业高度相似、景观高度雷同、产品相互模仿的情况,地区资源和地区特色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其背后也不乏社会资源投放偏好和项目竞争性的影响。同质化发展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地区特色的消散,更会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乡村旅游业为例,不少乡村在还没有清楚认识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便一哄而上发展旅游业,耗费大量资金拆建古风古韵的店铺、玻璃栈桥、彩虹滑道等市场普遍化的项目设施,加剧了区域竞争的同时却吸引不到游客,反而削弱游客的消费体验,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陕西袁家村以关中民俗文化为亮点,每年吸引超过500万游客,但其他同在陕西的复制袁家村模式获得成功的乡村却寥寥无几。挖掘区域自身特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避免高度同质化发展是如今乡村振兴工作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地方区域特色分析

为引导区域特色发展,各国家部门在农村公路拓展投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地区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发布的众多文件中都有意强调了因地制宜这一原则。走区域特色发展路径应重点把握地方特色。我国乡村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现实条件存在区域差异。立足地方实际条件,因势利导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既可以避免同质化发展,也可以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可持续开展。


(一)人口分布与人文特色

人口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竞争的主体,是最核心的资源本身。人口分布情况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影响。总体上,我国乡村人口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自2012年至2022年,我国乡村人口从9.71亿人持续减少到4.91亿人,从人口占比强势的一方转变为弱势的一方。地区分布上,除了东部多,西部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等普适特点下代表的各省份间的人口分布和流动,更应该聚焦于省份内部的乡村人口分布和变化趋势。

省内乡村人口的分布,对于当地政府如何规划乡村建设和分配资源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大致可以从人口基础、人口发展趋势、人口流失或人口增加速度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核心是认识到当地乡村的人口优势和人口劣势。针对人口基础好、人口呈现出增长趋势、人口增加速度稳定或流失速度不明显的乡村地区,当地可以在此人口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经济特色两方面考虑重点发展集聚型、劳动人口需要型乡村产业。针对一些已经形成的空心村和无人村,可以考虑整合土地,减少基层管理成本,反馈自然生态,拒绝盲目建设,避免“房子盖好,人没了”的情况。以云南省乡村人口分布为例,云南省民族类型丰富,乡村常住人口占省内总人口近一半,乡村人口呈“西南-东北”的分布方向,且人口分布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有着人口聚集趋势的东南部乡村地区体现出丰富的有发展潜力的人口资源,当地政府在规划发展时应考虑到其乡村人口优势地位,将其纳入规划考量。

基于历史发展,人在的地方就带有一定的特色人文,人文资源的丰富性、区域性和持续性在村庄规划、民俗保护、产业发展方面都有所作用和影响。区域典型的人文特色,如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优良习俗、群居方式等给不同区域的乡村带来不同的色彩。邻近区域的乡村容易出现人文资源重叠重复的现象,各乡村在利用人文资源进行乡村振兴工作的时候应思考如何从追求大而全到小而精,避免同区域乡村恶性发展竞争,造成人文资源的浪费。


(二)区域自然资源

有别于人口资源,区域自然资源具有高度地域性、分布稳定性等特点,这也代表了其的不可复制性。自然资源是区域乡村发展的依托,是发展之基,其背后的可挖掘潜力和可利用性给区域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可能路径。

不同区域间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地理地貌、生态系统等的组合使得我国各地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资源特色和资源印象,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充裕,西北部内陆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充足,东北地区优质土壤资源丰沃,中部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区域优势资源可以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立足点。宏观层面地理位置相近、地貌相似的地区也会因为其他因素的不同而走向不同的发展路径。以我国三大平原为例,三大平原均位于东部地区,以平原地貌为主,但由于土壤种类、气候、河流流域分布的不同,三大平原地区典型的盛产的农作物不尽相同。

区域乡村依托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可以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一定不可复制性的特色发展路径。江西省赣州市具有大量天然富硒土地,在经过资源调查后,当地乡村地区立足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坚持“硒+X”发展战略,构建富硒品牌体系,建成于都县梓山、禾丰及宁都县青塘、兴国县高多等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园,走出了赣南富硒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三)经济特色

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各不相同,同区域乡村间的经济条件、产业基础也存在差异化和不均衡的状态。地方乡村应在对自身经济特点了解的前提下,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而区域乡村原有的经济特点对于乡村振兴方面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投资引导、新产业引入融合、主要经济发展主线等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乡村经济特点可以分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基础设施条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当地经济有关政策引导响应能力等方面。通过利用本身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地方乡村可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吸引外部资金入村。在此之上,可以推动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乡村产业园区,巩固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培育和丰富配套的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地方乡村也要认识到自身的经济劣势和部分产业在当地的发展门槛,避免盲目追求学习别的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策略和方案,淘汰已有的搁置的旧产业,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或者在外部投资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对基础条件进行针对性完善。

把握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区域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路子才能走得顺走得快。农牧业一直以来就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乡村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当地乡村持续巩固农牧业特色产业,并思考不同乡村的特色经济增长点,在区域内各乡村间发展侧重点不同的乡村经济振兴路径,在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地打造奶山羊、肉羊、肉牛等养殖产业项目,在市区近郊优势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在托县、清水河县等地进行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各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


三、区域特色道路实践案例


(一)国际案例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地区现代化历程开展得比较早,城乡融合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区域特色的把握、积累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国内乡村振兴工作借鉴和参考。

立足当地人口状况和自然条件,德国福利德纳村通过发展养老产业振兴空心村。德国福利德纳村位于德国西部莱茵兰地区,远离大城市,在成为著名养老村之前是一个面临“萎缩化、空心化”的农村地区。一家名为提奥多·福利德纳的基金会抓住了其风景优美、远离城市、常住人口少、第一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等适合发展养老产业的绝好资源和条件的区域特色,将该乡村地区打造成了一个容纳了多种社会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养老基地,并带动当地医疗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把握当地特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日本乡村水上町打造出自己的一村一品。群马县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利于集约型农业的发展但带来了绝美的风景,当地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多样,日本乡村水上町便立足于当地以手工艺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观光资源,打造出“工匠之乡”的乡村旅游品牌。

红酒产业带动澳洲猎人谷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澳大利亚猎人谷,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优势的河谷地形、历史悠久的葡萄产区使得红酒产业成为其传统优势产业。猎人谷依托区域经济基础,持续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红酒产业,并以红酒产业为支柱将娱乐教育、观光采摘等融入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国内案例

在把握区域特色的基础上,我国不少乡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也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区域特色发展路径,带动乡村高质量美起来富起来。

许良镇抓住当地人口特点,通过土地整理规划打破用地难的问题。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长时间陷于空心村状态,在该现实人口条件下村干部们的乡村振兴工作聚焦于土地整合规划和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发挥基层人员的先锋作用,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整治规划。许良镇2023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拆除废旧宅院140座,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自然资源结合传统产业,雁陶村走出渔光互补乡村振兴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雁陶村有着丰富的河道资源,并存在大量的洼涝地和荒地,当地利用河道资源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改造传统渔业养殖产业,因地制宜地在一些洼涝地、荒地开展“渔光互补”的项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聚焦地区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崛起,岱山县推动乡村汽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汽配行业是浙江岱山县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岱山县依托汽配产业基础,对全产业链开展精准化帮扶,帮助企业开展项目攻坚,出台《岱山县汽配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汽配产业进行高质量发展引导,采用“龙头示范、扶中育小、人才共享、集聚发展”的发展模式,推动汽配产业链“链”式崛起,给岱山县的乡村经济注入动力。


四、特色乡村振兴路径展望

政府层面,一方面,在顶层设计中应加强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导。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乡村基层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好乡村振兴总体目标与因地制宜的关系。一是发挥村镇调研能力,根据当地乡村人口人文、自然资源、经济特点制定区域乡村振兴的特色路线和发展战略,对区域振兴重点有所取舍。二是带动企业和金融机构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入区域乡村振兴工作中,谨慎对待同质化开发项目和投资,做到资本引导和产业引导的区别化。三是在宣传乡村振兴案例工作中,应把宣传重点放在振兴措施与当地区域特点结合上,推广因地制宜的振兴思维,而不是措施本身。

金融机构层面,各金融机构在特色乡村振兴路上应做到既要“主动”又要“避免”。第一,主动和政府合作建立区域金融投资平台按项目特点披露已投资信息,避免邻近乡村区域的非基础设施项目同质化投资。第二,在当前“金融下乡”背景下主动挖掘地方特色投资机会,避免被动式接收投资机会而造成的信息壁垒和投资机会错失。 第三,基于地区特色配合当地产业发展主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市场资金能更好地匹配和融入进乡村规划,避免市场资金的搁置和错配。

企业层面,不同经济特色区域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主动配合当地政府特色乡村振兴工作。针对原本经济基础好的乡村区域,当地优势产业的企业可以主动谋求和政府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加入区域集聚的产业园,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本土企业自身为产业链核心吸引外来企业,以产业链形式推动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一二产业基础薄弱或产业发展存在较高基础门槛的乡村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应明确不是所有乡村都适合产业振兴这一观念。当地已有的且陷入发展搁置的企业可以在结合人口人文、自然资源等其他条件下考虑配合当地规划进行产业转型或产业迁移。



参考文献

[1]王永生,刘彦随.绿水青山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模式提炼与分类研究[J].地理研究,2023,42(08):2005-2017.

[2]周国华,龙花楼,林万龙等.新时代“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08):1919-1940.

[3]张桐.云南省乡村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J].黑龙江粮食,2022(07):92-95.

[4]宋悦溢,张帆,丁彦芬.均质化的特异性: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的根源剖析[J].现代城市研究,2022(08):110-114.


作者:

周千羽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金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