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文献分析 | 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2-25作者:张广逍

原文作者:丁宇刚,孙祁祥

发表期刊:金融研究

关键词:气候风险;农业经济;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农业现代化

 

一、研究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显著的。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气候风险持续上升,气候风险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特别是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有研究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但并没有区分气候风险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增强自然灾害再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气象站数据和地区经济数据,研究了气候风险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该影响的异质性和机制。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本文基于农业“总需求-总供给”理论和考虑气候风险的新古典增长理论,针对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整体来看,气候风险及其相关自然灾害会对农业产量造成损失,同时也会增加农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使农业总供给曲线往左或往上移动,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会对均衡农业产出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这种整体的负面影响可进一步细分:一是气候风险上升会对农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气候风险上升会增加相关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对农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三是气候风险及相关自然灾害还可能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并最终对农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气候风险会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假设2:气候风险可能通过影响农业投入环节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假设3:气候风险可能通过增强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在本文研究中,同一地理区域内各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小,同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地区应对气候风险的资金和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气候风险对它们的影响可能较大。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4: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气候风险对人均收入水平较低(高)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小)。

此外,根据风险管理理论,不同地区气候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也会使气候风险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本文从农业保险保障和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该异质性。一方面,农业保险是重要的农业风险(包括气候风险)管理工具,它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气候风险进行分散,并通过损失补偿功能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可降低气候风险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的增产和增质,可有效降低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的不利影响。

假设5:气候风险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高(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小(大)。

假设6:气候风险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小(大)。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层面,本文使用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衡量农业经济产出。因为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指标,在主要回归中用农业经济产出增速衡量农业经济发展。另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除了发展速度之外,还包括农业经济的绝对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或效率。本文进一步用农业经济产出衡量农业经济的绝对发展水平,并用人均农业经济产出和单位面积农业经济产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或效率。在气候风险层面,本文使用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NCDC)提供的气温观测数据衡量各地的气候风险。具体来说,本文使用标准化气温,即某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该地区历史参照期(1973-1982年)的平均气温之差,再除以参照期气温的标准差,衡量的是气温相对当地历史水平的偏差或异常。

为剔除剔除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使用1995-2018年288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市形成的非平衡面板进行基准回归,并通过了替换变量构建方法、控制分位变量、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等系列稳健性检验。

进一步地,本文考察了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异质性。一是不同人均收入水平城市之间的异质性;二是不同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城市之间的异质性;三是不同农业现代化水平或农业经济占比城市之间的异质性。

最后,本文还进行了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分析。首先,从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气候风险可能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产出,也可能通过影响农业投入再作用于产出。为了研究气候风险是直接影响产出还是通过影响投入再影响产出,本文以农业经济投入(变化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其次,从气候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关系来看,气候风险可能会通过增加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直接对农业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分别把旱灾严重程度和洪灾严重程度作为自然灾害的代理变量,估计了上述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区别。


四、主要结果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第一,气候风险较高地区的农业经济产出增速要显著比其它地区低,且该结果在多种回归模型设定下以及不同测度下都保持一致。第二,气候风险对同一地理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城市有更显著的影响。第三,气候风险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高地区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低,这说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气候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说明利用金融市场和农业技术应对气候风险的有效性。最后,机制分析表明,气候风险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产出,而非通过影响投入再作用于产出;气候风险既会通过增加自然灾害严重程度间接影响农业经济,也会直接对农业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不过直接影响要大于间接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政策启示。一是本文发现农业保险对气候风险所致农业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可以对气候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相关农业机械和基础设施水平),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风险能力不足的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本文发现气候风险对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要明显大于其通过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影响,这意味着目前主要赔偿灾害造成损失的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尚不够,需进一步推广指数型农业保险等新型产品。三是因为气候风险会通过增加自然灾害严重程度来影响农业经济,应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



作者:

张广逍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