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绿金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绿金活动 > 正文

新书速递|范式变更:零碳金融和宏观政策

发布时间:2024-06-28作者:


文章转载自 科学出版社 公众号


朱  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近年来,他致力于低碳转型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刊发多篇前瞻性论文、并为多个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咨询。


《范式变更:零碳金融和宏观政策》(朱民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3)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双碳目标下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总课题组和6个子课题组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方面加强创新和贡献,努力探寻理论、事实、思想和逻辑的边界,以期对政府决策形成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的科学支持。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政策研究成果,多篇报告获得国家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政策影响。




经济走向碳中和,金融走向零碳金融。碳中和的长潮和大浪将推动金融体系的范式变更,构建零碳金融的新宏观政策框架。在经济碳中和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业要以零碳金融为抓手,把握全球零碳转型的历史机遇,全面而深刻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式转变”,也必然推动中国金融的“范式转变”,向支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零碳金融”全面转型,在新发展理念下努力实现金融业的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也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国家战略为发展与碳中和相一致的零碳金融指明了方向和核心要求。


国际上,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是全球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格拉斯哥全球气候峰会拉开了全球零碳金融转型的大幕。西方主要经济体纷纷从既有支持环保、绿色、气候、可持续的金融政策、制度和市场出发,致力于从金融的理论、政策、实践、国际竞合等各个层面转向零碳金融,打造和推广具有本土优势与发展潜力的新金融模式,以在未来全球零碳金融治理格局中占据先发和主导地位。发展零碳金融成为全球围绕实现碳中和开展合作和竞争的关键领域。


中国自2015年开始全面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短短几年时间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亮眼的成绩,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气候环境风险管理政策设计、地区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实践、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在政策探索和市场实践方面都为向零碳金融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观管理框架


在全球实现碳中和进程和向零碳金融转型过程中,中国金融正和国际金融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弥合绿色金融和零碳金融之间的差距,需要实现概念上的突破,也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整体政策框架和机制,将未来的需求和现状连接起来,以全新的零碳金融体系和零碳金融模式全面支持实现碳中和转型所要求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将包括建立支持中国经济碳中和转型的零碳投融资体系,管理现有金融资产负债表从高碳到低碳的重置风险,构建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发展和国际接轨的零碳金融市场,以及中国金融机构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零碳转型。构建零碳金融的过程为中国金融践行新发展理念、“换道超车”走向世界前列提供了历史机遇,也将体现中国金融贡献世界零碳新金融体系建设的责任和担当。


▲ 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的整体设想及架构

《范式变更:零碳金融和宏观政策》提出了“双碳”目标下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重点讨论了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五个重要政策支柱:财政金融协同政策、结构性宏观货币政策、信息披露框架、新资本监管框架和金融市场投融资机制。也讨论了零碳金融在碳达峰、碳中和两阶段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本书围绕“双碳目标下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研究”的研究指南,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简介如下。


  • 第一章提出“双碳”目标下构建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总体思路。主要探讨理论依据和国际发展,从碳中和带来经济范式变更的高度,创新提出金融范式的必然改变和构建宏观管理框架的重要性。剖析了零碳金融理念演化逻辑和内涵,总结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提出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蓝图、路线、坐标与协调机制,并进一步整体概述支持碳中和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协同、结构性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巴塞尔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资本监管、零碳金融市场建设、零碳金融国际合作和竞争等政策方向。

  • 第二章围绕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财政金融协同政策展开,指出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有力的工具,其与金融政策协同的“政府指导+市场主导”模式能有效引入资金活水,管理零碳转型中的各类风险,是构建完善零碳金融体系的重要工具。针对我国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多维结构和时间、空间特点,下一步应完善政策协同顶层设计,创新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机制,强化区域政策协同,探索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新路径,促进零碳金融发展行稳致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第三章研究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该章提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转向低碳甚至零碳发展模式,必然要求资金从高碳行业更多地流向低碳领域。中央银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可通过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纠正市场高碳偏好,缓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从高碳到低碳转型的重置风险,推动金融机构业务零碳转型和维护金融稳定。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推出各具特色的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该章研究发现,仅依靠央行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零碳金融是不够的,还应与碳市场等更多政策工具相配合,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第四章聚焦零碳金融信息披露的国际竞争和未来框架。在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应如何与先行国家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实践接轨,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设计我国零碳金融信息披露的制度与监管是亟须回答的问题。该章从两方面探讨构建我国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一方面,重点关注碳排放的核算披露并归纳了零碳信息披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上零碳金融信息供求匹配的摩擦,讨论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框架,并为提升监管效率提供思路和方案。

  • 第五章研究零碳金融信息披露的政策框架和市场实践。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是零碳金融体系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是解决披露主体和市场相关方气候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市场力量配置气候资源,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制度保障。当前境外零碳信息披露准则和相关制度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借鉴并设计符合本国实际的零碳信息披露路径。该章总结了成熟市场零碳信息披露政策的制定实施经验以及国际准则的最新进展,深入了解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零碳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与诉求,研究并提出对零碳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第六章关注零碳金融的新资本监管框架研究。资本监管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举措,国内外政策实践均未正式纳入零碳因素,不利于长期的零碳经济转型。该章立足于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尝试在第一支柱中考虑差异化的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在第二支柱中引入气候风险监管,在第三支柱中逐步完善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突破巴塞尔协议III,构建零碳金融的新资本监管框架。该章首先估计差异化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的可能效果,其次提出使用ESG评级作为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新数据源,最后建立“环境-资本”融合信息披露的新模式。

  • 第七章研究推动零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投融资机制。该章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探究如何建立健全零碳金融市场的投融资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零碳金融市场各交易主体,实现资金更高效流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动金融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该章聚焦于研究零碳金融市场中最为关键的零碳投融资体系的融资机制、投资机制及碳定价机制等问题,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立足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 第八章论述“双碳”目标和零碳金融两阶段发展战略与政策。提出由于“双碳”目标下经济发展内涵与模式的深刻变化,金融需求总量、金融支持方向、金融支持结构、金融风险、金融配套等均将出现新的特征,因此零碳金融模式下,碳达峰阶段、碳中和阶段的关键路线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并共同构成了零碳金融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需要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与微观监管框架,在守正创新中以系统化的方式推动零碳金融体系建立。



总体而言,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是支持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各课题组从理论和制度创新出发,结合国际国内实践,力求能为零碳金融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我国零碳金融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