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2.21

发布时间:2021-12-21
国内
(一)全国  

1、17家能源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目标已至6.7亿千瓦。

2、交通运输部:优先安排载运煤炭、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船舶进出港和装卸作业。

3、李克强: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加强新能源开发和煤炭清洁利用。

(二)地方

1、江苏新增贷款233亿元支持能源电力保供。

2、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天然气普及 “燃”出美好新生活。

国际

1、科特迪瓦政府通过CI-101油气田开发计划。

2、碳税将是波黑电力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

观点      



碳中和50人论坛肖钢: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应该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会增加信贷和投资风险,作为金融机构,必须要增强识别监测环境风险的分析和预警能力。金融机构还要开展环境风险的压力测试,有了分析的工具和模型,通过这些压力测试传导到金融业务的内部决策流程上来。

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创新,要针对环境的权益开发新的产品,比如排污权、水权、排放权、用能权等。这些环境的权益都可以作为金融资产的底层资产来进行开发。可以探索开发出若干个创新型的金融产品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要加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未来要从自愿性信息披露逐步转向强制性披露,要制定规则分步实施。同时要建立公共环境和气候数据平台,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评级和认证,通过信息披露,使得金融机构业务的透明度增加,对于投资的项目、支持的产品将来的碳排放量到底是多少,要追踪碳足迹。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碳排放的问题,要披露自身碳减排的信息。

要加强绿色金融的监管。为了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绿色金融的评价体系,特别要进一步统一监管的规则,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和金融业风险防范相互协调,也要防止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创新的监管协调,建立绿色金融分析监测预警机制,强化资金运用的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郭玉茹

新媒体编辑: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