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1.13

发布时间:2025-11-14

国内

(一)全国

1.国家能源局公布31省市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

2.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

(二)地方

1.国网浙江电力四大场景方案助力全球低碳转型

2.陕建八建集团渭南泰安达2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180米风机吊装成功

国际

1.1.86GWh!阿特斯又签下加拿大储能超级大单

2.欧盟2040气候新政落地,5%碳信用机制能否避免CDM时代的教训

观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十大关注点

一、形势研判: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从国外看,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的研判由“总体偏弱”改为“依然不足”,整体较二季度有所转弱,明确“通胀走势分化,劳动力市场降温”。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消费规模扩大,投资结构优化,进出口保持增长,三产增长形势良好。 

二、总体基调:“稳增长”目标下更为积极,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流动性支撑增强前三季度GDP增长符合预期,全年完成5%目标的压力不大,但考虑到当前经济修复边际放缓,为防止预期转弱、实现托底效应,三季度货政报告重提“稳增长”,并将上季度的“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表述调整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必要性在增强。

三、政策导向:重提“跨周期”调节,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尽管三季度货政报告保持了宽松倾向,但提出“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重提“跨周期”调节,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在政策发力托底年内经济增长的同时,力度或相对审慎,重在结构优化、引导重点领域发力,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方向,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支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信用总量:进一步降低信贷数量诉求,引导关注金融总量,注重中长期趋势变化在信用总量方面,三季度货政报告提出“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较二季度的“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更进一步,强化对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关注。为此,央行特辟专栏1《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分析了近年来社会融资结构的演变,引导关注中长期趋势变化。

五、信贷方向: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信用修复释放消费潜力三季度货政报告提出“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接下来发力重点,且从二季度的“用好”调整为“落实”。在重点支持方向上,延续了二季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的表述,并明确强调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对具体表述作部分细节调整

六、调控体系:优化中间变量,淡化数量目标,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三季度货政报告提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与“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最新要求保持一致。同时,央行在专栏1中也提出“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表明央行后续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演进,完成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从信贷规模、社融、M2等数量目标向货币市场利率、国债利率等价格目标转变,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

七、金融监管: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关注后续演进方向及落地举措根据金融街论坛上的最新阐述,下阶段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将围绕“更好覆盖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风险的关联性”、“更好覆盖金融市场的运行”、“更好覆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更好覆盖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风险的外溢影响”四个方面展开,政策思路充分兼顾宏观与微观、银行与非银、内部与外部等。在具体举措上,关注“MPA拆分”、“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以及“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等措施的后续落地情况。

八、利率管理:广谱利率仍在下行,持续强化利率政策和自律约定执行监督近年来,为应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监管引导强化利率管理,反对“内卷式”竞争,已收到较为明显的成效。如专栏4《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中提出,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整治违规手工补息、规范同业存款利率定价、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在对公存款服务协议中增加“兜底条款”,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按照经营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等,增强银行资产和负债端利率调整的联动性。2025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1.42%,环比下降1bp,降幅已明显收窄。

九、数字金融: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金融赋能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有三个核心要点:一是,推动金融行业自身的数字化,在央行对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以及国家数据局联合推动的“数据要素×”试点(2023年)的政策导向下,持续优化数据应用、数据共享、数据治理等能力,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依托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例如优化信贷管理和保险理赔、简化业务流程、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三是,金融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完善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体系,针对数字基础设施等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多元化资金来源等。

十、金融开放:表态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三季度货政报告对金融开放的表态积极,与“十五五”规划建议稿中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位置大幅提前相一致。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将此前的“稳慎有序推进”调整为“推进”,同时将“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调整为“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打造强大的货币,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