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0.30

发布时间:2025-10-31

国内

(一)全国

1.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2.国家能源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二)地方

1.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正式接入四川电网调度管理

2.湖北启动绿电直连申报!

国际

1.年减碳 73.8 万吨惠!澳大利亚今年最大风电场克拉克溪一期启用!

2.GWS 加速推进波兰波罗的海海上风电场建设

观点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十五五”财政政策将怎样积极有为

“十五五”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将延续“积极有为”的主基调,但更注重“精准发力、效能提升”,在“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短期与长期”多重平衡中,既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又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多元目标平衡。

着力点一:适度提高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从总量维度看,受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刚性支出增加双重影响,财政赤字规模将维持相对高位,预计赤字率将常态化保持在3.8%~4.0%,阶段性(如遇较大冲击时)可提升至4.2%以上,既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必要支撑,又避免债务风险无序累积。这一安排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形势判断相契合,通过保持必要支出强度与政策冗余度,应对经济下行、外部冲击、突发事件等多重风险,发挥财政“压舱石”作用。

着力点二: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十五五”时期,预计我国每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上下,资金将精准投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力求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

着力点三:深化财税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十五五”时期,我国将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关键突破口,着力破解财政可持续性难题,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思路是进一步明晰事权划分,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着力点四:全面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筑牢安全底线。“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攻坚期,尤其是2028年为“十年化债”的关键节点。政策思路应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