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李庚南:以绿色金融业打好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发布时间:2024-03-22作者:李庚南

“新质生产力”概念自2023年9月首次提出以来,迅速成为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高度关注的热词,也因此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强音。围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命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代表们都纷纷发出了“向新”的呼声。新质生产力因此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面对新质生产力“大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传统驱动力之一的金融,如何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有效切入点和自身新的业务增长点,无疑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但无论如何,绿色是新质生产力应有的“底色”,绿色金融的使命因此任重道远。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指以科技创新形成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其核心要素就是创新; “质”,就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本质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总之,新质生产力是利用先进科技,推动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革新,它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

毫无疑问,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新增长引擎,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因此,在谈及新质生产力的时候,人们更多、更直接联想到的,就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更关注的是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技术攻关。但实际上,科技创新并非新质生产力的全部。至少,新质生产力的底色应该是绿色的,应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二、为什么“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属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人自身生产力因其自然和社会的二重性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视角分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包含了整个自然界内容,如风力、水力、太阳能等自然力,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从生产力构成要件看,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三大要素都包含了自然要素,其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劳动者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自然要素成为生产力构成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因此成为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基础。良好的自然要素有助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而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毁灭自然要素的生产力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因此,绿色、低碳、可持续均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属性。保护自然要素,推动自然要素良性循环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也是绿色发展内核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的这种本质属性,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这种意义上看,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一方面绿色技术的运用能直接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提升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大大提升自然生产力;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改良,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间接推动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因此,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物质生产力、可持续的自然生产力和可持续的精神生产力,形成绿色可持续生产力体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换言之,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三、绿色金融如何打好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对推动可持续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基础和关键作用。通过绿色金融的引领,可以直接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以及消费者消费内容和结构的转变,进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不断维护和筑牢生产力体系可持续的根基——自然生产力,并推提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优化绿色金融供给自然成为金融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切入点。

从总量上,通过拓宽绿色金融渠道,不断改善绿色发展领域金融供给,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针对绿色发展领域产业和项目所需资金量大、期限长等特点,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投融资机制,开发相应的绿色融资工具,创新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融资和绿色创业投资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流向绿色发展领域,充分满足绿色技术创新的合理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有保有压”的差异化金融机制,推动高碳企业市场出清或向低碳行业转型,释放有限的金融资源,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排放领域流向绿色发展领域,从总量供给上实现信贷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从结构上,通过绿色金融推动生产力要素潜质的优化和生产力各要素配置的优化组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建设,促进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直接推动自然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二是依据国家绿色行业支持目录,推动和引导社会资金精准流向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技术等行业。支持的清洁能源、动力电池、绿色交通、负碳技术等“深绿”行业发展,不断增厚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三是依托绿色产业园,加大对绿色产业集群的绿色金融供给,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通过挖掘产业链碳足迹核算与披露发展前景,创新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满足绿色产业集群中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四是推动“两高”行业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转型由“非绿”向绿色转型,激励部分并非“深绿”的企业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从机制上,通过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的支撑。一是优化绿色信贷机制,降低融资门槛。通过绿色金融创新盘活市场主体所拥有的生态资源,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化,从而有效化解金融领域固有的抵押担保瓶颈,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二是借助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机制,利用绿色金融的外部性和社会性特征来减少产业风险的扩散和外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机制。三是绿色金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价格发现机制。绿色、低碳、高新技术等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的行业,其盈利模式和资产定价显然不同于传统行业,突出表现碳资产核算、负碳技术正向溢出效应评估方面。这既是这些行业的特色也是难点所在。如何科学合理核算碳资产、准确评估负碳技术正向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产业的投融资交易活动的顺畅性。因此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机制与产品的创新,提供与之匹配金融供给。


四、绿色金融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从引领方式的角度,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绿色金融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作用,这就要求绿色金融本身也需要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应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一方面,要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的互联互通,构建完善包括绿色统计指标体系、绿色核算体系、绿色信息披露体系、绿色评价体系等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力求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绿色产业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和社会效益。强化绿色金融目标导向,为金融机构更精准地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要构建绿色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要打破绿色信息孤岛,推动水、电等绿色发展核心数据的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提供信息支撑。有利于破解银企之间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要进一步推进我国碳市场功能的完善。要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碳金融”活动参与主体,不断提升我国碳市场的定价、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功能。

其次,应推动绿色金融由“识绿”“扶绿”向推动“非绿转绿”转变。关键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要以可持续金融统筹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要以国家发改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为契机,把高碳转低碳项目活动纳入绿色金融支持的范畴,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设,打通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政策“篱笆”,扩大绿色金融的外延,把产业转型发展的金融需求纳入绿色金融视野。首需要研究制定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标志性行业目录,开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评估,考虑产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对创新能力、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贡献,同时加强与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环保政策等的兼容性,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绿色金融案例库。

强化对绿色金融的监管指引。要推动《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落地,指导金融机构真正把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全业务环节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市场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支持实体企业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壮大。同时,基于绿色项目碳排放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模式、生态足迹等环境指标,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倒逼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减排增效。将企业碳表现嵌入授信管理流程,严格控制高碳低效产业信贷投入,通过逐步压缩、退出高碳企业信贷,倒逼其技术改造、转型发展乃至市场出清;也包括以差异化的利率定价,将企业的碳表现与存款、结算等业务挂钩,推动客户碳减排。同时,要稳步推进金融机构碳资产核算,探索负碳技术正向溢出效应评价机制。


作者:

李庚南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高级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