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周洲、谭如冰: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08作者:施懿宸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农村能源转型是指通过转变农村能源供应方式,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实现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绿色金融作为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农村能源转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对当前农村能源转型相关政策和具体案例进行梳理,从资源层、产品层、服务层和机制层四个层面分析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难点,同时针对难点提出相应可行性建议,以期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农村能源转型方面的作用。


一、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相关政策及当前实践

农村地区是全球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农村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柴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使用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存在安全隐患,促使农村能源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能源转型相关政策梳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高度重视农村能源转型,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如表1所示),完善农村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体系,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能源供给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的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应用,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村能源体系。

2022年国家三部委印发的《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意见》明确了农村能源转型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指导农村能源转型的纲领性文件。各地积极响应《意见》的号召,推出地方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供了更具体、更适用于当地情况的政策和行动措施。这些政策举措,将为我国农村能源转型提供系统性的战略指导和长期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

表1 农村能源转型政策梳理

undefined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案例分析

1、浙商银行绿色金融“贷”动农村光伏发展

(1)案例概况

“双碳”背景下,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浙江省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实施了“山区26县参与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计划,鼓励农户购置和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农房屋顶进行发电,实现持续性增收效应。但项目落地存在农户一次性购置光伏设备所需费额高、农户缺乏传统抵质押物且分散在农村各地的问题,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支持。为解决此问题,浙商银行与光伏设备领军企业正泰集团积极合作,共同推出了“光伏贷”产品,以满足光伏市场区域农户融资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该项目创新“银行+核心企业+小微企业农户”产业链服务模式的模式,将光伏电站设备供应商作为核心企业,向其下游的村镇农户提供贷款,解决了农户购买和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融资痛点,为打造共同富裕重要窗口赋能。

(2)案例总结——浙商银行“光伏贷”项目特色

个性化打造光伏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浙商银行因地制宜推出光伏产业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帮助上游供应商盘活应收账款,下游代理商采购和销售,使得融资链条更加稳定且流畅。同时,终端农户得以依托核心企业正泰集团的信用背书,以解决设备前期投资所需的融资需求,实现了资金的有效运用。

大数据应用赋能全程线上化操作项目依托大数据支持,实现全线上化操作,包括申请、开户和合同签署,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这一特点解决了乡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融资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模式可复制推广,服务规模扩大浙商银行的“光伏贷”业务已经从浙江推广至江苏、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截至2022年10月末,浙商银行已累计向1万余名农户投放超过10亿元的贷款,缓解了光伏市场区域农户融资金融服务的短缺,为当地政府、光伏设备供应商等多方面的绿色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农行“‘补贴确权’换‘贷款’”新模式助力农村生物质能发展

(1)案例概况

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南方电网集团在清远市阳山县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以秸秆和林业废弃物等为燃料进行生物质发电,同时消化农用废弃物,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价值。由于政府对该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补贴资金缺口长达23个月,累计金额达8300万元,给生物质企业在燃料采购、技术研发等生产和运营工作造成了较大压力。为此,农业银行清远分行按照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方针,以企业已确权但未兑现的财政补贴作为质押资产,完成相关质押登记手续后向该公司发放了期限为3年的305万元“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稳健发展。

(2)案例总结——农行“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项目特点

分开确权质押这一贷款模式的关键在于将财政补贴应收账款与电力收费权进行分开确权质押,解决了企业之前将财政补贴与电力收费权合并质押的问题导致的重复质押问题。通过将这两者分开,确保了质押的透明性和清晰性,有助于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

灵活设计的确权信贷产品此模式为企业在生物质燃料采购方面的流动运营资金需求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有助于企业有效地应对财政补贴缺口大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贷款还本付息的经营压力。通过提供此类灵活的信贷产品,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其财务状况,确保生产和经营的稳健性。


二、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难点

(一)资源层:农村能源开发投资风险高,资源分配不均衡

1、绿色金融资源支持项目回报率低,风险高

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入产出不适配,伴随着高投资风险。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前期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且农村能源开发具有多方面社会公益属性,包括农村废弃物处理、清洁能源供应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其经济效益远不及化石能源。加之农村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对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可能存在技术难题、设备维护不易、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多重风险,导致绿色金融机构对此类融资持谨慎态度。此外,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集体之间,也缺乏明确的合作框架,导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和利用。

2、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能源领域绿色金融可得性弱

绿色金融资源在能源转型方面分配不均衡,金融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三农”产业金融市场蓝皮书指出,中国“三农”金融市场缺口超3万亿元。自2016年提出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以来,绿色金融已在城市地区迅速发展壮大,但在农村地区尚未展开广泛的示范实施,农村能源转型难以获得金融资源的支持,阻碍了农村地区能源转型潜力的释放。


(二)产品层:农村能源转型需求多样,绿色金融产品支持较为有限

一方面,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产品种类和结构单一。农村地区能源转型通常面临不同于城市地区的挑战,如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储备有限、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等,需要更多针对性、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但目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无法满足农村能源转型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产品覆盖范围有限。农村地区往往具有分散的能源需求和分散的供能资源,因此需要对各种可再生能源进行支持和开发,但目前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且以农村光伏产业居多,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支持较少,不利于农村整体能源转型。


(三)服务层:农村地区信息滞后,绿色金融服务的推广和应用存在难度

绿色金融服务在农村能源转型中的推广和应用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绿色金融的宣传和推广效果不明显。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绿色金融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绿色金融相关概念的认知,对绿色金融服务了解程度不高,难以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服务的力量助力农村风电分布式开发、生物质供热、规模化大型沼气等能源工程。二是农村绿色金融服务专业水平有限。农村地区缺乏绿色金融和能源工程领域方复合型人才,无法对农村能源转型项目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评估,难以提供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能源项目需求的绿色金融服务。


(四)机制层:绿色金融与农村能源转型尚未形成健全的耦合机制

绿色金融与农村能源转型之间的耦合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缺乏明确的路径实施体系。学术领域也少有将两者结合进行的实证研究,相关政策也主要集中于能源转型单一方面,支持绿色金融服务农村能源转型的政策较少,部分政策缺乏具体实施细则,难以落地。因此尽管大众有意识到绿色金融可以为农村地区的能源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这一认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缺乏深度和创新,目前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实践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实施方案还不够成熟,缺乏实际考虑和落地可行性。


三、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建议

(一)资源层:

1、联动多方,共担能源转型风险,助推绿色金融服务农村能源转型

为高效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农村能源转型的进程,应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担转型风险。一是与政府协调联动,强化农村与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把农村能源转型项目纳入政府扶贫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重点能源发展计划中,设立专门的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基金,降低农村能源转型项目的风险,吸引更多绿色金融机构的投资。二是与企业联动,鼓励能源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农村能源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农村能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增强项目的投资吸引力。三是与社会绿色组织联动,社会绿色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监督力量,帮助项目进行环境评估、监测和评价,确保项目符合绿色金融的原则和标准,提高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度。

2、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相融合,扩大农村能源领域资源覆盖面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定义,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 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机构具有深入了解农村社群的优势,可以在农村能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推广和管理中提供一定支持,缓解金融排斥问题。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相结合,利用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包容性特征,将绿色金融资源延伸到农村能源领域,有助于为农村能源转型项目提供更加广泛和可负担的绿色金融服务,推动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


(二)产品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实现农村能源金融产品结构多元化

针对农村地区能源转型的多样化需求,探索新型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金融产品在农村能源领域的覆盖面,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一是发行农村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绿色专项债券,以直接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探索开发以农村能源转型项目收益及财政补贴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提供财产一切险、机器设备损坏险、工程制造险等新型保险,为开发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提供风险保障。


(三)服务层:加强农村绿色金融知识普及,引进“金融+能源”复合型人才及数字化技术

加强绿色金融服务在农村能源转型中的推广和应用可从两个层面实施针对性措施。内部层面,可通过开展绿色金融知识讲座、组织培训、制作宣传手册和视频等方式向农民和地方官员普及绿色金融知识,让农民和基层官员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服务在农村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外部层面,可通过人才补贴、福利政策等方式引进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绿色金融服务在农村能源转型领域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引进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提高绿色金融服务农村能源转型的效率,助力农村能源朝着清洁、可持续、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机制层: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与农村能源转型的耦合体制机制

为高效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实践,应优化绿色金融与农村能源转型间的耦合机制,明确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关系及实施路径。一方面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的顶层设计,政府应当积极扮演引导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体系,如给予投资农村能源转型项目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税收减免、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农村能源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等。另一方面,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理论层面通过学术研究二者关系及影响因素为农村能源转型的实践奠定基础;实践层面以实际行动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具体路径,如建立绿色金融支持农村能源转型的试点项目,以点带面,层层推进,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中国政府网.2021

[2]杨波,李胤奇.我国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建议[J].农业发展与金融,2022(04):37-40.\

[3]谭梦桐.浙商银行:绿色金融“贷”动乡村走向“绿色”与“共富”.中国网财经.2022.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220124/5734742.shtml.

[4]杭莹.广东生物质发电行业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落地清远.羊城晚报.2021.

[5]杨洁,姚斌.浅析绿色金融支持农村可再生能源路径[J].中外企业家,2021(25):149-150.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1.25.149.

[6]王治国.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0.DOI:10.27354/d.cnki.gtcjy.2019.000114.

[7]李广文.乡村振兴战略下绿色金融发展探析[J].青海金融,2022(09):30-34.

[8]马骏,孟海波,邵丹青等.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发展[J].金融论坛,2021,26(03):3-8+20.DOI:10.16529/j.cnki.11-4613/f.2021.03.002.



作者:

谭如冰 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

周洲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施懿宸 中财绿指(北京) 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